目前分類:觀念與反思 (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天在坐捷運時,身邊坐了一個家庭,爸爸該是台灣人,媽媽聽口音像是泰國或是越南國籍,還有個小孩,家長是以台語溝通,媽媽卻不是很流利,而母親對小朋友是以她的母語交談,這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直到我聽到「圖書館」三個字。好像是爸爸說可以帶小朋友去圖書館,媽媽說她能看得書又很少在那裡很無聊等等…

現在外籍的配偶比往年多了很多,家母也說在國中授課時,也有很多的家長也是外籍的,在溝通教育上,常有語言的問題,其比例比我所想像的要高不少。

突然想到館員的外語能力。

一般說到外語能力,第一個聯想一定是英語能力,不可否認的,英文是世界的強勢語言,如果要看文獻時,英文常會有很新的資料出現,加上目前國內電影電視,美國文化充斥,以致於一說到外語能力,直覺就反應成是英語能力。對館員而言,英語的確也是相當重要…

但現在在台灣裡,外語不只有英文,前文所提,外籍配偶也愈來愈多,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會面臨到愈來愈多的如泰籍、越籍,館員們無可避免的將會遇到愈來愈多的外語種類,除了英文外,第三種外國語文將會是另一項選擇。圖書館面對另一種、二種、三種的文化進入融合時期,要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這個過程,相信在全世界圖書館界來說,應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


查了一查網路資料,的確也是有資訊的需求
在「 飄洋過海的鄰國女兒-YWCA的越梅計畫」
http://www.wrp.org.tw/Conf/index3a10.htm:
越南新娘亦表示他們的需求:
希望能為她們開設國語文班,學習中國文字。有先生建議開設閩南語班,新娘才能與夫家的人溝通。
強烈表達希望給她們一些就業輔導及工作機會。
希望各地圖書館能訂購越南的報章雜誌
希望經常為她們舉辦類似的活動。
需要全民健保,保障生活。

於這時代,館員該說是幸還是不幸呢? 也許要多認識幾種語言,一定是另一種壓力,要多進另種館藏,也是一個壓力,但是,能多認識一種文化,也不是很好嗎? 如果我能再放下我的文化本位,該能學習到更多吧。

老貓這篇「外籍新娘,未來一百年台灣競爭力的基礎」,有給我很多反思
你以為只有大學畢業、博士學位,在象牙塔中攻讀,才有辦法學得某個地方的文化嗎?當然不。每個外籍新娘身上都帶著當地流利的語言,帶著童年的友誼、兒時的 遊戲、當地的生活禮俗、宗教記憶、鄉野傳說、流行歌曲、料理方法、神話典故,以及最重要的,一條繫線,讓無關聯的兩個家庭、兩個地方,建立了不可切割的血 緣關聯。

圖書館是可以成為這條繫線的一部份。


目前公共圖書館已有些反應,書香遠傳第30期中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有以下這一段表示:
「陳主委建議說,地方鄉鎮長應正視在地的人口組成,建立廣泛、終身及生活定位的學習中心,除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管道之外,也關照民眾的就業問題、老人健康照顧、外籍新娘輔導、「新台灣之子」就學與識讀等問題,真正落實圖書館的服務本質及功能。未來圖書館的功能,不只是閱讀圖書功能,而是具備小型文化局的多元功能,(如:老人休閒、外籍新娘交誼活動等等)同時也是各鄉鎮市主要的生活學習中心。」

且我不認為台灣的公共圖書館在圖書館的角色上該做到這位主委所說的:「關照民眾的就業問題、老人健康照顧、外籍新娘輔導、「新台灣之子」就學與識讀」等「落實圖書館的服務本質及功能」和「老人休閒、外籍新娘交誼活動」這些事…(實在是無言,又有種無名的怒氣…),至少,至少,外籍配偶的需求已有被注意到,我個人不認為圖書館該做到「老人休閒、外籍新娘交誼活動」這種地步,過與不及,均不是好事,但是,學習點簡單的一些外語,善意的溝通,以及適當的館藏,相信圖書館也能做好一個文化的橋樑。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這周的閱讀會著重於圖書館財務的議題上,資質駑鈍,只能先從實例上看,再進行思考。

收到上期台大圖書館的館訊,這則感謝公告讓人眼睛一亮,尤其是在目前這個經費短缺的時代裡,讓精神為之一振:
於一個月內,共募到了150萬多的期刊費用,於是向下細看了活動辦法,是如何能有這麼好的成效?

除了一般圖書館/學校能提供的捐贈致謝辦法以外,個人分析了一下該活動的一些元素,但是這些只是元素,而台大校友在社會的影響力,不能否認的,於國內是踞龍頭位置,這是個很重要的要素,除此之外,還有以下這些要素可以參考:
活動說明部份,簡單而清楚的說明了現況:
1. 說明圖書館目標
2. 說明與國外相比之短缺
3. 說明經費現況
但是有些問題的是在說明裡也將館內經費使用狀況(內部資料)公佈。當然,經費透明化也為趨勢。

捐款方法部份
優點有
1. 將各系所訂購期刊名單公布認領,可讓校友對其系所產生認同,同時可自行選擇個人覺得有價值之期刊,捐款人有自主受尊重之感。
2. 不需要捐足額,捐款彈性。
3. 捐款人名字會出現在期刊上,可清楚表示圖書館謝意與其期刊之捐贈者。
4. 不特定期刊捐款可使經費使用彈性。
可思考的部份有:
1. 館員工作負擔增加:期刊加工處理繁雜,需有配套流程
2. 多餘經費變更使用可能會造成工作人員困擾:捐款人可能會有意見,認為為什麼我的錢要被挪來這裡用?等問題

捐款單表格方面,
優點:
1. 分美、台二地,接收台幣與美金,較有彈性
2. 分支票、劃發、信用卡三種方式捐款,方式多樣。
3. 聯絡人為校友聯絡室,不會造成圖書館額外人力負擔。
可以思考的地方:
1. 信用卡保密事宜。
2. 美金方面需由校友連絡。
3.是否可以使用線上刷卡?

致謝方式方面
優點:
1. 圖書館有另行提供入館借閱圖書服務(50000元以上)
2. 原本學校提供的致謝方式與圖書館致謝方式並存。

這些是個人所想,相信在運作上一定有出入,但所謂見腎思齊,希望能對自已有些啟發…

明日閱讀:Blog與圖書館計劃和財務管理 or 與國外圖書館募款比較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約三個月前,至數位著作權法律的網路達人章忠信老師處留下了這個問題「圖書館公播版的DVD壞了,能否重製流通?

討論網址如下:http://www.copyrightnote.org/bbs/bbs.php?board=13&act=read&id=90,
以下為我問題全文:

版主您好:
圖書館的dvd若是內圈損毀,快無法使用,能否燒錄dvd資料,並流通燒錄資料?
又若是該光碟有防烤機制,圖書館破解之並以之流通,是否有違反著作權之慮?
是否能主張著作權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供個人或家庭為非營利之目的,在合理範圍內,得利用圖書館及非供公眾使用之機器重製已公開發表之著作。」至於利用情形是否在「合理範圍內」,可依第六十五條第二項判斷之,即「一、利用之目的及性質,包括係為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二、著作之性質;三、所利用之質量及其在整個著作所占之比例;四、利用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與現在價值之影響。」
在其目的為提供使用者進行教學利用,符合比例、並為非營利事業,同時現值不會影響市場下,備份並流通是否可行??
謝謝章老師

圖書館員 梁董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為什麼圖書館買了那麼貴的DVD公播版,壞了,卻不能用備份來流通呢? 我們不是買的是公播的權利嗎?

章老師很快的回了答案,認為DVD為物品,物品壞了,就該買新的,以保護廠商權利…因法律非為我的專門,就無法再加以討論,然而,收到這一期的著作權電子報,竟看到這個問題成為熱門話題,一位Judy網友引法條,主張在DVD上,購買上是購買到「使用授權」,可以出借,而章老師則有另外的見解,認為不妥,其中一來一往,各有主張,我看得是雖是霧裡看花,卻是興緻盎然。

在二位法學專家(在我看來都是專家)的一長串討論後,我悟到了幾件事:
1.專業果然是奧密的知識:
這在圖書館學是否為專業時,我們都會討論到的,而會提出律師、醫師為專業為例,而在這次的討論裡,非常的清楚的體認到法律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很奧密的…二位討論得非常多,我只能對著電腦點頭,皺眉、思考,卻無法提出任何論點,深怕一說出來就是很笨的感覺…
2.法律是屬於文字與認定的條例:
法律和對與錯、是與非,並非是直接的關係,由其是模糊的事上,也許不是對的,也不是錯的,或是沒那麼對/沒那麼錯,取決於對法律的認知是否了解,包括法律的正面,以及法律的漏洞,主張合理,就有機會勝訴。
3.圖書館界需要一位著作權的專門法務專家(部門)
圖書館的重製、流通,很多都是在著作權受到重視的今天,看起來很可怕的動作,圖書館的確需要一位專門的法律專家,以圖書館的角度,去思考是否在法律上圖書館能有一席之地,如前所說,法律有很多可以討論的空間,在沒有判例之前,圖書館沒有一個能確立的依循準則,實在是綁手綁腳,這方面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至於最初的問題「圖書館公播版的DVD壞了,能否重製流通? 」
我還是很模糊…至少,非法學專精的我看不出來有沒有定論。(真的很奧密啊…)

最後,要非常感謝章忠信老師,以及JUDY二位的討論,在討論中,有看到圖書館在公播與重製出借上,會遇到的正反面意見,雖然,仍無一個完全的答案,但是,對個人來說,這個討論的過程,對圖書館於此事上的法條,多了很多的認識,致上感謝之意。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子資料庫愈來愈被讀者所接受,讀者也愈來愈習慣在網路使用資料庫,早期(約在我高中時吧)網路資料庫是需要至圖書館連線使用,檢索是計時收費,並由館員操作檢索,檢索前還得在紙上寫上檢索策略,以免浪費了以美金計價奇貴無比的連線費用,一連上線如面大敵,在電腦效能不好的年代裡,打錯一個字,可能就是要多花一美元,那時的館員,掌握了操作技能的密鑰,說是資訊的守門員該不會有任何的疑問。

今,電腦與網路已然普及,使用者不但可以自行檢索,還要求能在家裡使用,最好是一指一彈之下,全文入手,從旁邊的雷射印表機源源而出,這把密鑰已經人手一把了,以往,資料庫廠商只要和圖書館簽訂合約,並控管密碼即可,現在,他們要面對的,每秒數以萬計的讀者連線在他們的主機上,並且需要分辨哪些是有檢索權的使用者,或是說,哪些使用者是已購買資料庫的圖書館的讀者…這是件麻煩事。

 一般方式就是控管IP,所以在一開始時,讀者得親自跑一趟圖書館使用,對他們來說,線上資料庫和光碟資料庫並沒有不同,都是得至圖書館,而且,在開始時,線上資料庫還比光碟資料庫慢得多。 另一種方式就是用最簡單的ID和PASSWORD認証的方式,對資料庫廠商而言,這是最簡單但是也是風險比較大的方式,若不設限IP的話,ID與PASSWORD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大量流傳,對使用者而言,直接可以於家中使用,不但方便,更好的是,可以”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

 在大學圖書館、機構圖書館裡,較常使用的是PROXY主機認証方式,使用者藉由PROXY主機,使用自已於機構內的ID/PASSWORD登入機構網域內,再利用機構的PROXY主機連至資料庫,對廠商而言,這至少多了層保障,設定上也只需認証PORXY的IP即可,對使用者而言,不用到館使用的便利性有了,而因為是以自已的真實身份登錄的關係,在流傳時,會多層顧慮,算是二者均顧的方式。

陣子,因研究之故,在各圖書館的網頁裡悠遊,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在有些狀況下,如聯盟採購下,猜想是因為圖書館多,各校狀況不同,廠商有時會直接給與圖書館ID與PASSWORD,並”希望”圖書館能”私下”告知其讀者自行使用,通常這類(聯合採購)的資料庫為學術之用,所以使用者並非一般使用者,應該可行,但有些圖書館卻將資料庫的ID與PASSWORD直接放在公告網頁上,而會以聯盟方式採購的資料庫,可想而知是奇貴無比的資料庫…當初一見之下,大喜過望,正想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好好使用一番,再來個”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還是算了,圖書館員「我們尊重智慧財產權」的ETHIC CODE小天使在耳邊輕語…輕語…輕語…好了啦!-___-

的,某些資料庫廠商的定價確是不合理,我心裡小小的邪惡聲音和我說,:「嘿~用一下也沒差,那麼貴的資料庫被人偷用也是活該啦」(也許在建置網頁的館員也做如是想),但ETHIC CODE又再度響起,小天使在耳邊唱歌的聲音愈來愈大 (我知道了啦~!)

了這個案例,之前在流覽一個BLOG時,我看到一個流量很大的BLOGGER在上面好康倒相報,某圖書館的某兒童資料庫的密碼與ID:

帳號:xxxxx 
密碼:xxxxx
依據別人e-mail給我的訊息: 帳號密碼來自xx圖書館,屬公開資源,可放心轉寄

圖書館在沒有說明,或是將ID/PASSWORD公佈於網路上,是需要三思一下的,網路傳播之快,是超乎想像的(PCHOME網路購物的高價鏡頭標錯價在幾小時內被訂了多少件商品)…今日再查,目前已無法登錄了,相信是已有進行處理了吧…

人以為,僅管資料庫很貴很貴,或是僅管作業繁雜,圖書館還是得做該做的,維持我們僅有不被太多人所敬重的專業尊嚴,正因為我們所擁有的不夠多,才該更珍惜我們所僅有的,或是捍衛那一些些甚至別人根本不知道的專業倫理,在認証的管制上,圖書館還是得多下些功夫,很理想化吧…我知道,我心裡的那個小天使也知道。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專院校紛紛開學,開學後許多事情又開始動了起來,對於系所而言,今年又會再度面對系所評鑑,而SCI、SSCI會再度紅了起來。

日就收到學弟(感謝陳姓學弟)轉給我的賴鼎銘老師的「告別SCI?」(文後附件),對於圖書館學門的期刊無法被收錄於TSSCI,以及圖書館界老師為此事關注、努力卻遇到的困難都於文中均有提到。

於SCI、SSCI,自已的總結是「並非不能為指標,而不能為唯一指標」,關於這點,賴老師在文中有提黃鴻珠老師表示大陸已開始反思SCI為單一指標,有人甚至稱它為Stupid Chinese Idea(中國人愚蠢的想法),雖然諷刺,卻對兩岸學術界裡一致通用,還蠻有趣的。

賴老師文中提到大陸這篇「學術評價告別SCI?」(註一)內文裡,有這麼一段點出了SCI為唯一指標最大問題所在:

SCI落戶中國以後被“異化”的狀況,隨著所謂“SCI大師”的出現,顯示出了諷刺和幽默。新語絲網站曾爆出武漢某學院的一位教授,2003年共發表65篇SCI論文,平均不到一周就發表一篇。更有甚者,據媒體披露,東北某大學有一對教授夫妻,平均一天就發表一篇SCI收錄論文。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員金碧輝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稱,被異化了的SCI已經與它最初被應用的目標背道而馳,“許多科研人員正在淪為論文機器,他們已經搞不清楚做研究的目的到底是為了追求真理,還是為了發文章。”

不禁想到,國內也有出現SCI大師,可見前文(http://www.wretch.cc/blog/arshloh&article_id=1873199),做研究做回高中、國中交作業找方法的地步,除了可悲找不到第二個形容詞…

喜的是,今天早上看到最新一期的高教視野高教簡訊(179期)裡,高教司陳德華司長「大學評鑑制度之改進方案」文中,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該文分析目前國內大學評鑑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中的第四項:

四、評鑑指標
評鑑工作最受關注的即是評鑑指標之設定,過去大學評鑑的指標最受質疑的就是過度重視量化及單一之指標,量化的指標在公平性之需求上固然有其優點,但卻往往無法因應不同類科及各大學發展特色之需求,甚至導引大學朝向單一方向發展。
在結論處也寫到:
未來可考慮由評鑑中心針對不同學術領域發展具體量化之指標,直接採書面評審方式公布結果,並以擇優排方式呈現,不需辦理實地訪評。

沒有提出具體的作為,然而卻已有注意到指標偏頗的問題,這是個好消息,在下一篇的「迎接公正專業、邁向卓越的評鑑時代」裡,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劉維琪就有提出較為具體的意見,包括五年內要把評鑑指標制定更完備評鑑委員需熟悉評鑑技巧和專業評鑑等,另外,而目前評鑑中心現已把所有系所歸為44個學門,各校可對學門歸類提出建議,中心會討論參考。上網找了找,並沒有找到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的網頁,也就沒有相關說明,高教評鑑中心在2005年12月26日才掛牌,網路上找到在一月還在徵求LOGO,待資料上網後,可以再看看,也許這幾天就直接打電話去問了…很怕又被分到不知道哪個學門去~~~至少,它有提供翻案的機制,比起TSSCI的那種自已玩自已的不知道如何形容的…態度,真心希望能有不同的新氣象。




註一:學術評價告別SCI?/包麗敏 出處: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7/49165/3996710.html

附件:教授爸爸週記:告別SCI?/賴鼎銘



星期六, 二月 11, 2006
教授爸爸週記:告別SCI?

1月23日,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新任會長進行交接,交接儀式完畢,學會要求留下來的理、監事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各抒己見。就其中,有一個議題引發大家的熱烈討論,那就是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SSCI)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圖書資訊學界最念茲在茲地,莫過於引文索引這門學問,本來是圖書資訊學的書目計量學所研究的主題;事涉專業,照理要推出TSSCI,應該與圖書資訊學界商討才對。但奇怪的是,台灣這個社會越俎代庖的事件如此之多,偏偏就有人橫手割愛,自己玩起TSSCI,而且玩得幾乎忘形。

問題就在於,近10年下來,TSSCI並沒有發揮引用索引的功能,反而變成知識與權力的產物。決定該不該收入TSSCI的標準,已不是期刊被引用的多寡,反而是一批學術界的精英,依照形式的指標及主觀的認定,每年定期推出他們所認定的合格期刊名單。

怪就怪在,收錄的期刊名單中,學門的分佈極不平衡。以最新公佈的收錄名單來看,人類學2種,社會學3種,新聞學2種,教育學10種,心理學7種,法律5種,政治9種,經濟7種,管理12種。圖書資訊學的刊物十幾種,就是沒有一種列入收錄名單中!

這也怪不得淡江大學的邱炯友老師會憤憤不平。他接任「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主編多年,這個刊物的水準一向不差,但幾年的不斷努力,就是進不了TSS-CI的門檻!其實不只邱老師,連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主編吳美美老師,都有同樣的感慨。她不斷向TSSCI的主事者反應,得到的回答竟然是,「圖書資訊學不屬於社會領域」!看來主其事者真是目光如豆,看到圖書資訊學系在台灣被歸入文學院,就想當然爾認為這個學門不屬社會領域。

這也是那一天,圖書館學會想要拉高訴求,再度提出抗議的原因。對於去年參加過「反思學術評鑑研討會」的我來說,不得不說出實話:圖書資訊學這個學門太小了,研究人口僅3、40人,又要養那麼多期刊,如何能夠生產出夠水準的學刊?如果大家集中心力,努力辦好一種,機會一定會更大一些。

其實,當天的討論,大家還是站在認定TSSCI的正當性的思考基礎上。對我來講,我倒覺得不應該再去呼應教育部及國科會的SCI、SSCI及A& HCI狂熱。學術評鑑幾多種,沒有多少國家像台灣一般瘋狂地著迷這個指標。我反而倒覺得當天黃鴻珠理事長的一番話很有意思,她說大陸已經開始反思SCI的問題,有人甚至稱它為Stupid Chinese Idea(中國人愚蠢的想法)。

黃理事長將這個大陸的資料傳給我,我上網找到了署名〈學術評價告別SCI?〉的文章,原來是中國青年報 1月4日記者包麗敏的一篇報導。其中引用了大陸中科院院士李國傑對SCI成了Stupid Chinese Idea(中國人愚蠢的想法)的批評。

這個事件重要的發展反而是,李院士所主持的中科院電腦所正與清華大學電腦系合作,企圖共同制定學術水準的新評價標準,其中最為關鍵結論乃是,「尤其是要率先取消SCI評價標準」!

好大的氣魄!大陸已經邁出來了,台灣呢?我們何時也能集結夠大的力量,改變政府的量化思維,為非理工學門留一些生路?

posted by 賴鼎銘 at 10:21 上午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Library 2.0
解了Web 2.0後,其實Library 2.0就是圖書館因應Web 2.0所帶來的改變,進而將Web 2.0觀念/精神的工具結合進圖書館服務裡。

2005的Internet Librarian Conference裡,美國的館員們提出了Library 2.0的內涵(註一):「這些創新的圖書館員了解到有些 Web 2.0 的技術 (如 blogs、wikis、及 像 Google Print 的線上資料庫) 已經獲得讀者的注意。圖書館員打算使用像是 blogs、wiki 工具及 tags 等 Web 資源來建立圖書館的分享網路。他們希望 Library 2.0 這個運動將可使圖書館員跳脫實體的機構,改以 blog comments、即時軟體IM、及 Wiki entries 來與讀者互動。」

可以看出來在Library2.0上所提的技術Blog、Wiki、Google Print、IM等這些都是近年來起步發展的Web的應用。

實例看較易了解,簡單來說,淡江大學圖書館日前推出了Blog@TKULib的服務,藉由Blog推廣知識、進行公告、與讀者互動,並利用RSS技術主動將資訊”推”給需要的使用者,這就有符合Library2.0的觀念。
至於整合系統方面,目前有將Library2.0應用的實驗模組為TALIS公司的Silkworm系統,它試著結合Blog、討論群和Google Map成圖書館服務,然而結合得很完美的範例尚未出現。


上圖為Silkworm`系統整合Google Map與Webpac的實例,可以看到,它將各類圖書館標示於Google Map上,可點選離家近的圖書館後點選圖書館圖示,即會出現Wepac的查尋畫面,並進行查詢,可至http://www.talis.com/libmap/libmapuk2.html試用。

Library 2.0目前仍然是眾說紛云,也有對這個名詞反感的人質問,為什麼是2.0,不是1.5,1.8,為什麼是2.0呢?每家說法都自成理論,然而,與其在文字裡打轉,不如可以向上看精神的所在,Library 是幾點幾不是很重要,Blogger Library Views認為Paul Miller 在 Do Libraries Matter? The rise of Library2.0 提到 4個原則,應該可以視為 Library 2.0 的精神所在(註二):
• 圖書館無所不在The library is everywhere
• 無障礙的圖書館The library has no barriers
• 圖書館是歡迎利用的The library invites participation
• 圖書館是彈性使用,並是最好的教育場所The library uses flexible, best-of-breed systems

不論技術到了幾點幾,科技還是為了提供最好的服務給使用者而已,圖書館的使命,也是一樣。

(註一)錄自Library views (http://libraryviews.blogsome.com/2005/11/18/194/#more-194)
(註二)錄自Library views
(http://libraryviews.blogsome.com/2005/11/30/210/#more-210)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該是一個開始,慢慢的將一些有興趣的有歷史的圖書館做一些了解,以及它在歷史上所占的地位,對圖書館的影響和個人觀點,新的東西看著,歷史也該去了解一下。

亞歷山卓圖書館

其它古埃及城市比較起來,位於埃及北邊臨地中海僅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新”城市-亞力山卓,對身為圖書館員的我而言,是獨具意義的地標。不只是它是亞歷山大大帝所建造,也不只是因為它培育出了阿基米德、歐基里德等偉大的學者,而是在亞歷山卓裡曾有過當初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亞力山大圖書館。

力山卓圖書館是當時古文明中最大的圖書館,藏有各種圖書或是手抄本七十萬卷之多,當然,以現今標準來看沒什麼了不起,就連我們圖書館都收錄了百萬冊的藏書,但請把時間觀念調到二千多年前,那時沒有印刷術、沒有大型出版商,所有的只有手抄本,高達七十萬冊的手抄本與圖書,已能收錄了幾手所有的古希臘著作和部份東方的典籍,對基督徒的我來說,據說舊約聖經是於此翻譯為希臘文版本,使它的地位又是不同。



力山卓圖書館的毀壞,許多人認為是凱撒大帝進攻埃及時所燒,但是若以較遠的角度來看,埃及、羅馬、還有基督徒和阿拉伯人都要負些責任。當初凱撒於西元前四十八年進攻埃及時(為了有名的埃及豔后Cleopatra的王位之戰),採用火攻,戰火波及了亞力山卓圖書館,有學者 認為四萬冊圖書在其中被燒毀,有人認為是全毀 的厄運,在凱撒死後,執政者Mark Antony從Pergamum圖書館運來二萬冊的圖書給Cleopatra以賠償損失,而亞力山卓圖書館也移至較小的圖書館裡,就在地獄之神Sarapis像旁邊。

元391年,羅馬皇帝Theodosius I信奉基督教,下令把偶像毀壞,同時也破壞了旁邊的圖書館,事隔三百多年,阿拉伯將軍Amr受命燒毀所有的圖書,並把它當作浴場的燒料,燒了六個月才燒完 。

這些愚蠢及狹隘的權力交替過程裡,最不幸的莫過於古埃及的文化與著作消失殆盡,古埃及的歷史,也隨著「埃及史」的失遺而消失了十多個世紀,古埃及文也直到十九世紀才被解譯出來,而圖書館保存的功能與使命,在大時代裡,仍是無力對抗暴力,古時如此,現今也是如此,近日出版的童書「巴斯拉的圖書館員」又是再次驗証了一次,在戰爭下,圖書館能做到的有多少?文明建立需要三千多年的時間、要廣大的土地、眾多的人民,而毀壞卻只需要借用六個月的澡堂…

於,隔了一千五百多年後,重建的聲音終於開始響起,一九七○年由一些亞力山卓的大學教授提案重建,後來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援而開始重建,於五百多件的參賽作品中,選出了挪威史諾赫特建築設計公司為他們重建的藍圖。他們以圓筒形的建築體為主,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建築師認為圓形象徵知識的一致性與完美,能使圖書館呈現出一種獨特、壯觀的感覺,在頂部的材質上,選用鋁合金玻璃製成,象徵未來,是電路板得到的靈感。而在外牆上,刻了不同大小的文字和符號,象徵人類的文化。

費方面,一九九○年,回教世界在埃及的亞斯文裡聚集,比賽誰捐的錢最多,這些石油國家真的是有錢沒地方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總統Zaid,捐了二千萬美元、而海珊,沒錯,就是那個海珊,當時就高一百萬美元,沙烏地阿拉伯再高二百萬美元,三個國家加一下,是六千五百萬美元,合計台票為2145000000000,二兆一千億天價的錢啊,有趣的是,海珊的捐款在銀行兌現後沒幾天,波灣戰爭就開打了,亞力山圖書館也幸運的避免了跳票危機。

今的社會,要如當年的亞力山大圖書館一樣蒐集全天下的書本已是不可能的了,美國國會圖書館就算有一億以上的館藏,相較於現在的出版快速,他也不能自稱為世界的圖書館,而近年圖書館的功能更被網路所替代了許多功能,第一任亞力山大圖書館館長沙哲威也不禁問了目前很多館員問的問題:「在今日的網路世界裡,圖書館的作用究竟是什麼?」。相較於托勒密王朝對手稿/書本變態般的渴求,要充實亞力山大圖書館的館藏,館員對於館藏蒐集卻有不知所措的茫然,當知識不再是碰得到,摸得著,而充斥在每個角落和網路裡,如何去蒐錄呢? 而知識也因此變得不再寶貴,書本也成為廉價的商品,我很好奇,當托勒密三世處在現世,他還會那樣的運用權力去取得書本/知識嗎?

亞力山大圖書館至今,知識的價值已然由皇帝權力的展示而成為平民都能享受,但是不代表知識不該受到尊重與片面的濫用,圖書館自那時至今,仍該成為敬重知識的最後防線,不論是戰火,或是網路,都是一樣。




註:

[1] 羅馬哲學家Seneca認為有四萬本書燒毀

[2] 公元二世紀歷史學家Gallius認為「在第一次戰爭裡差不多七十萬冊的書全部燒毀」

[3] 十三世紀的著作智者的歷史中「阿曼受到伊斯蘭教哈里發卡利夫.歐瑪的命令,將所有書籍分發到亞力山卓的沐浴場,作為生火的燃料,共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才燒完全部的書」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日有位長輩和我談了一陣,也啟發我不少另一面的思考,對於一個一直認為該對oa向前衝的我,特別產生了一些和以往不同的想法與思考…以往的思考只有一面,而少了更深的思惟。不討論OA是什麼,也不討論oa的運行,就單單的對OA的目的和存在做一個思考。

第一是:為什麼圖書館要進行OA?
之前很單純的就是認為圖書館稟持提供資訊共享的理念,所以以OA來讓使用者能得到更好的資源,這是比較理念層次的原因。而實際的原因是因為出版商壟斷了學術資源,在面對這種壟斷,OA是可以對抗出版商的一個對策,能不能成功還不清楚,但是至少目前是一條可以試試看的路。

延伸問題:為什麼在百年來/前,就有出版商,而那時沒有使用OA的觀念,或是有要和出版商對抗的觀念呢?
當然,沒有網路環境是一個主要原因,而不管是不是oa,有沒有網路,在出版商壟斷資源以前並把費用無限上揚時,圖書館也不需要產生與之對抗,換言之,沒有壟斷巨獸的出現,對抗的方法/觀念,也是不需要,出版與圖書館該是一種互榮共生的關係,商業模式、非營利模式,都是可以並存且找到該存在的地位,提供不同品質或是不同程度的服務,這是一個理想境界,使用者/圖書館可以各取所需。

第二是:國外(英文語系)進行OA的必要性?
是必要的,目前許多英文學術期刊被幾家的出版商所壟斷,並控制價格,OA是目前環境所產生的一個武器,可以對抗之,雖然還不成熟,卻是看來可行的選擇,不論如何,試行是有其必要性的。

第三:國內(中文語系)圖書館是否該進行OA?
這是有討論的必要,如前所提,OA是為了對抗已壟斷的出版商怪獸而產生的一個武器,但是在中文資料的國內/大陸,發展中文資料OA是否需要? 當怪獸還沒發展時,完全的oa環境會不會就這樣扼殺了商業機制? 對圖書館而言,是完全的好事嗎? 廠商一定會成為可佈的東

業機制有其必要性,不論在資訊加值上,或是服務上,二者均有它的價值存在,當然,最好的情況是國家願意給圖書館足夠的經費與人力,讓圖書館能夠自給自足,目前的狀況是比較困難,我不贊成壟斷,但我也不認為扼殺了商業機制,或是扼殺廠商合理獲利,這樣對圖書館是件好事。

想法只是想法,還是在思想中…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30
日將會上映的電影「獅子、女巫、魔衣櫥」,現在已經在電影院裡強打預告,這本原由C.S. Lewis所寫的一套七本「納尼亞傳奇」童書,和魔戒被喻為是奇幻文學的代表作,也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 羅琳最愛的代表,(雖然我相信C.S. Lewis一定不會喜歡哈利波特的),在2002年時閱畢哈利波特的第三集時,當時有記下下面的書評:

剛看完哈利波特後,第一本想到的書就是獅子女巫與衣櫥,二本都是奇幻文學架構在現實生活中,讓讀者感到極為接近自已的生活,不可否認地,哈利波特在書中視角、過場以至於情節、場景格局都大於「獅」系列,然而對於一個兒童來說,哪一本是比較好的書呢?
隨著「哈利」系列一部一部的推出,我們可以看到善/惡對立越來越大,內容也愈來愈暴力、血腥,策略和心機不斷的充斥在系列中,諜對諜(馬份的父親vs石卜內)、合縱連合(巨人和食死人的隱性角力)、暴力的制約(食死人的標記),身為父母,將如何告訴子女這些在人性中不怎麼光明的一面呢?
相對於「哈利」,「獅」系列就含蓄多了,也是有制約然而只是以簡單的口腹之慾(巧克力之於艾德蒙),而不是痛苦的烙印,也是有背叛(艾德華),但作者用自我反省將人性的光明面提升於黑暗面之上,也許這系列,是因為作者想以此書作為傳教的工具,自然將基督教的精神濃縮到書中,救贖、原諒、復活,這與宗教無關,而是善的精神。
若我選擇的話,一本會養成兒童的未來的童書,我會選擇獅子女巫與衣櫥。

在看來,哈利波特倒真的是一步步走向更黑暗的部份。

日,看完了「獅子、女巫、魔衣櫥」的書,這是新版的,當晚,我一口氣看完手邊的五本,卻不禁疑惑了起來: 怎麼變薄了呢??怎麼故事裡少了很多的對話(小時看了上百遍),怎麼文字好像不是像以前那樣了,於是找了找資料(是的,還是向參考館員的敵人…google求助),才發現原來之前有幾個版本,一個是「長橋」出版由劉道麗小姐翻譯,現在是由大田出版彭倩文小姐所翻,還有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的版本。
很多人都是看長橋出版社的譯本,也都喜歡這版的翻譯,包括我也是,對人物的著墨比較多,也比較通順,然而,網路上也有達人指出,長橋出版的翻譯是謬誤連連。

達人「路人」之評論
我也是納尼亞迷,從小時候為之瘋狂的「長橋」版起,到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的《那裡亞故事集》,到近年來「大田」的新譯本,我都看過。 我曾經想做譯本比較的工作,不過因工程實在浩大,只進行到一半。所以目前我只能說: 長橋版的《獅子.女巫與衣櫥》,譯錯的地方多到誇張,且許多錯誤相當嚴重。 因目前書不在手上,恕無法照引原文,僅就記憶所及提出一個例子。愛德蒙在從海狸夫婦家偷溜出來,前去找白女巫的路上,有一段: (原文大意)其實愛德蒙並不是那麼壞,他心底深處並不是真的希望女巫把彼得等人都變成石像⋯⋯ (長橋版劉道麗小姐的翻譯)愛德蒙真的變壞了,他希望女巫把他的兄弟姊妹通通變成石像⋯⋯ 個人覺得像這樣的錯誤是非常誇張,甚至不可原諒的。而其他大錯小錯更是不勝枚舉。 或許長橋版的中文是目前幾個譯本裡看起來最通暢的,但我不知道譯者為了達到所謂的通暢,犧牲了多少原文?!我是從長橋版的譯本開始認識納尼亞的,所以您可以想像當我長大開始探索原文版,並發現長橋版竟有如此多錯誤後,是怎樣的憤怒及失望。我也只能說,這樣一個譯誤滿篇累牘的譯本,依然能讓讀者愛上這個故事,真不知是作者太了不起還是譯者太了不起。

相信以上是一個正確的說法,因為實在順到不太像是外國人所寫中國人所翻譯的小說,然而,儘管它翻的錯誤再多,它還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一版,原因無它,此版有我小時候的記憶和夢想… 於是,我開始在網路上找,希望能找到長橋版的小說,卻付之闕如。 這件事回過頭來看,讓我想到了版本的問題,以前的我,不認為版本是個問題,翻譯只會愈翻愈好,時代只會愈來愈進步,舊的東西本來就該淘汰的,書也是如此,滿了十年、二十年,有新版的為什麼還要留舊版的呢??就讓它隨著汰舊政策而說再見吧。

許電腦科技的書會比較ok,文學方面的書,卻不見得是如此了,要是梵谷傳少了余光中翻的版本(當然這是經典啦),要是我真的找不到長橋版的納尼亞傳奇,讀者/我是不是人生覺得少了些什麼? 這次的事件讓我了解到,尤其是文學,儘管版本舊,翻譯錯誤,卻是和人的記憶連在一起,圖書館是否能在要砍掉老舊或是翻譯有誤的書時,思考一下,是否它還有存在的意義?是否圖書館在追求技術的同時,也可以注意到人文的關懷?? 在網路幾乎可以找到所有資料時,圖書館是否在這方面能做到網路不能做到的事呢?? 這真的是很有趣,也值得我再度去思考… .


參考網頁:
http://220.135.254.17/p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928&blogId=4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周五下午,臨時有外賓參訪本館,便下樓幫忙接待,在接待的過程裡,外賓詢問了讀者圖書借閱逾期時本館處理的方式,想當然爾,圖書館都是以「罰款」方式來處理圖書逾期,沒想到外賓/館長悠悠然的回應「喔~~我們圖書館是沒有罰款滴…」

尼~~~!!!!(日文翻譯:什麼??)  有這麼好康的事???!!!! 圖書館對逾期不收罰款? 雖然曾於學術專門圖書館裡服務,該單位也是有採取這種「免卡債」的服務,但因為為研究單位,人口不多,加上圖書均是研究為目的,為方便研究,逾期是無可避免的,罰款就算了唄,但是……外賓的圖書館為大學圖書館,學生人數眾多的環境裡,沒有罰款那那那…不會天下大亂嗎??

明顯的,在館長出口沒有罰款的同時,在場的人均出現了大惑不解的三條線,等待著下文…

在眾人的注視下,外賓再悠悠的吐出「我們是向讀者收取"資料超期使用費"」

~~~~~」

我的心不禁說出這個字,同時心中浮現港片裡常出現的鏡頭,一群人向他擺手同聲說出「切~~~~~」,這不是白說嘛,不就是罰款嘛…換句話說誰不會啊。

賓再說明:「因為罰款是屬於法令部份,圖書館本身並沒有這方面的權限來"處罰"讀者,而讀者對於""這個字,也有受到侵犯和不被尊重的感覺,然而,逾期不還書,的確會造成其它使用者的使用上的不便,所以,告知讀者,因為您是將資料超期使用,所以在這超期的時間裡,我們會向讀者收取"資料超期使用費",就可以避免一些紛爭。」

外賓這樣一說,心裡也覺得所言甚是,在現今讀者權利高張的時代,顧及讀者的感受,以及圖書館在法令上的立場,圖書館「罰款」這個名詞,的確有它重新思考的必要性,而外賓也的確見到了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而絕對不是單單的換句話說而已,心裡倒為剛開始的無知覺得慚愧了起來。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電信市場近日為了門號可攜服務而沸沸揚揚的,倒是3G因為門號可攜太熱門的關係變得少有人提,卻悄悄的在背後變換了。

在近日換了隻手機,門市小姐問我,要不要換隻3G手機呢??我很老人的說「手機要用來看電視做啥子…能接能打就好了」,就換了隻還蠻簡單的手機。簡單來說,雖然我沒網路不行,但是也不至於無時無刻有網路才能活,3G能帶給我的行動功能是還沒有太多需要的地方。

雖說如此在Mobile01這個3c科技玩家的討論區裡,已經有很多的人開始利用3G來無時無刻的上網連線了…
另一方面,雖說wifi無線網路已經普及,在台北你幾乎可以到處連線上網,但是因為訊號無法傳遠之故,它仍然無法讓你在高速行動時隨時連線,然而下一代的WiMax標準,將能突破這方面的限制,雖然還沒有成熟和普及,成功與否,還有很多的討論(今日新聞的討論:),但是至少,不論3G或是WiMax,可以確定的是,行動上網將是另一個趨勢。

巧得是,在看近日將辦的研討會講者ppt時,瞇到了香港大學圖書館的幾項計劃「mylib@hand」以及「SMS@HKUL」,這二個計劃都是以無線的方式提供服務,前者是利用PDA(包括palm和wince均可)以無線網路連線,整合資料庫(one-stop search)、及opac還有SDI的服務,試想一下,你進了圖書館,手持你的pda,就連上opac,然後勾選著你要的資料,正如介紹網頁說的,忘了你的小紙條和筆了,它能指示給你索書號,若和gis結合,你還可以直接用圖型來找到你的書的位置。


另一個以SMS(簡訊)的服務,則是利用手機的簡訊來進行服務,能做到:到期通知 .續借服務 .預約到館通知 .讀者借閱記錄查詢 .館藏可獲性查詢 .線上問題詢問 .費用繳付 .期刊目次通知等功能。在我非常佩服的楊繼斌學長的幾篇文章裡有很詳盡的介紹,可見「圖書館的行動服務:從赫爾辛基科技大學的經驗談起」http://www.lib.vnu.edu.tw/document/newsletter/newsletter6.pdf



雖然這種服務非常輕巧及行動化,然而,學長在文中也有提到它有它的缺點:a. 顯示器尺寸小、不一定支援彩色 b. 運算能力較差 c. 傳輸速度較慢:使用第二代行動電話網路的傳輸速度,目前從9.6Kbps到64Kbps不等。 d. 行動電話內建的瀏覽器通常只支援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有些型號的行動電話則可以支援XHTML(eXtensible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至於PDA通常可以安裝HTML瀏覽器。等問題與缺點。但是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相信一定能加以克服。

圖書館在這裡能做些什麼,事實上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東西,像是設計PDA適合閱讀的專屬網頁、以簡要的資訊顯示結果,相信這不是難事。如果圖書館內已有架設無線網路,這其實是一個在現有架構上附加的一個加值服務,該不是太過困難。

要再提的是,圖書館不論在提出哪種服務時,得先思考有什麼人要用,要如何用,以PDA進行無線上網查詢來說,在大學目前有多少學生在用支援wifi的pda呢? 給了無線上網的機制,有多少人會在圖書館裡利用pda來查找opac? 還是只是玩玩skype或是看些有的沒的?? 據我所知,醫圖是很適合使用這方面的科技,醫學院實習生在找藥典時是個不錯的小抄呢……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文請至http://www.wretch.cc/blog/libnews&article_id=2753630#postComments
一觀。

這是Libnews那正在討論的話題,該文為非圖書館專業的社服系教授所撰,文中認為誠品關門,而影響到了當地的閱讀風氣,而公共圖書館目前在台灣的地位功能比之歐美,尚有一些差距等等…已有包括邱炯友老師、Candy學姐等人的一些回應。

個人很同意Candy學姐的論點,拿誠品和公共圖書館比? 怎麼比?

從Candy學姐的「公共圖書館有其與營利性的書店截然不同的經營角度與使命,因此當然不必事事皆
以誠品為比較衡量的標準」進行一個延伸。

圖書館和書店本來就是不同的使命,圖書館有典藏使命,同時也是非營利事業,所以本質上,公共圖書館就是一個賠錢貨,不管是僅有少數的人要看,若是有人民有其需求,公共圖書館在能力範圍下還是儘量滿足人民,更重要的是,不管怎樣,公共圖書館都不會有錢進來(近日閱讀:募款成功 想了解一下圖書館有沒有辦法讓錢進來)。

而誠品當然不同,它之所以營造非常良好的閱讀環境,主因是為了能讓布喬爾風的中產階級能很爽的拿出錢,讓他們賺錢,之所以讓你坐在那,也是讓你看爽了後,想要把在當時閱讀的氣氛/書買下來帶回家,幻想一下。誠品所進的書,全是最新的,而圖書館自然慢了些,然而圖書館有很多舊的寶貴資料是誠品沒有的(雖然沒啥人看)。

非常自然的:「書店成了一般民眾茶餘飯後散步回家的日常生活中,免費閱讀的最佳去處,儼然成為一個個小型的社區圖書中心,影響了社區居民的讀書文化,大型如誠品敦南店甚至形成另一種夜店,半夜也擠滿人潮,成為夜生活的去處。」誠品和圖書館二者的立基是非常不同,而本質上也是不同的。
那圖書館要不要和誠品比? 我卻認為「要!!」

要?? 你有的要嗎?? (請參考少林足球:瘸~你有的瘸嗎?台詞語氣) 全國大多的公共圖書館沒有錢、沒有人、沒有專業館員、沒有專業主管、沒有體制、沒有章法、連教育部能了解圖書館的人都幾乎是沒有,怎麼和誠品比?

比我們能做的事,比資訊能提供的深度,比我們有誠品卻沒有的,正如Google有我們沒有的,我們也有Google沒有的,這只是個不成熟的想法,還可以再下挖些。

制度、體制,是需要我們去關心的,而非在工作上努力,卻只能說說抱怨一下,卻沒有任何人看到我們的做為,不但要做,更要讓人知道我們在做,同時也要能做到別人能對圖書館敬重,資源才會「慢慢」的來,尤其是目前國家的狀況不是太好的現在。

館員除了做事,還要發聲! 拚在所有單位的前面提供了最新的服務,卻沒人知道,而只做了一點點事的單位,卻說得比天還高,卻又能受到重視,這要怪誰呢??? 發聲是個選擇,發聲就是種行銷了。

我以為原文作者是幫圖書館的,他也是希望圖書館的制度和人力能做到如歐美一般,說真的,我也希望能如此,圖書館員的地位和歐美館員的社會地位也會更接近些吧。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0549

對於SSCI這件事,一直以評判的角度大於肯定的角度。不是對這個機制有意見,而是要強調的是,如果這個機制是唯一的、而且是凌駕所有的評估機制,那就會產生問題,不管這個機制有多好都會產生問題,因為人太聰明了。所以,當SSCI、SCI成為了學術評鑑的唯一標準、畢業與否的關卡之一、或是學校經費分配的唯一指標、那結果就是會出現問題,就算是聖人也是會有看不見的一面,這就是SSCI、SCI一樣,都有另一些面向看不到的。

今天又有這個新聞「上SSCI難 國內教授平均僅發表0.04篇」
也許對於學術,是有一種單純的想法,認為這是件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事,將思考反思和研究的結晶,分享給所有人,這是學術的本質,也因為如此,學者自以往就享有較受人敬重的地位。也許需要一生的追尋和摸索,才能接近真理一小步。

摘錄些段落:

為什麼投稿SSCI這麼難?SCI期刊數5900多種、SSCI期刊數卻只有1700多種是原因之一,但國內學者沒有用對方法,也是主因。謝安田說,許多論文缺乏理論基礎、概念與操作化不符、未充分定義理論、過度複雜、研究文獻不足、甚至投稿的領域根本與期刊不合,自然會被退稿。

這一段很同意,因為是架構不對、研究不夠嚴謹,或是牛頭不會馬嘴,被退不能怪任何人,只能再求進步,這是學術上的本質認可條件。

SCI強調的是「人類學術活動,如何朝著真理或接近真理的路上走」論文就要證明你找到近乎真理的知識,論文講不出貢獻,自然難過關;而且題目的選擇常決定論文成敗,他建議從挑戰常識、傳統、神鬼迷信等切入,就會切入一堆好題目。

學術是朝向真理的話,不論在任何領域、任何的冷門知識,都是可以研究而求得真理,為什麼要做學問,就是為了求真理,那和論文題目有關係? 學術論文要像x周刊一樣下個讓人會"購買""buy"你的結晶? 什麼是好題目? 不該是從學術的本質上來看,我的研究是好還是不好,而是要找個"嘩眾取寵"的題名先吸引別人的注意? 真理在哪?!!

台灣樣本的地域性,會不會影響論文採用?與會的台大國企系教授陳厚銘表示,他曾發現「策略管理期刊」在1980到2003年中,沒有一篇引用到台灣資料。國外往往認為台灣太小、不具代表性,但其實只要理論具原創性,且懂得包裝,反而可以凸顯為何許多理論歐美能用、台灣行不通的原因,將缺點變成優勢

原創性的理論和"包裝"? 希望我是因為沒有了解全部的意思,很想了解包裝的定義…



看了很多博士生在討論sci ssci該不該成為畢業的門檻,還是一樣的想法,如果這不是唯一的選項,這就是很好的方法,若這是唯一、必需、缺一不可、並沒有其它的方案能解決,我對SSCI在台灣的應用,還是負面的居多!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章忠信老師是位著作權的專家,他的章忠信電子報訂閱了一陣子,對於圖書館的著作權,章老師也有一直的在關注,今天收到了最新的一期電子報,其中有二則很有趣的東西:
一是圖書館的遠距圖書服務是否違反著作權,另一是個人網站(部落格) 的內容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關於第一點,章老師主張遠距圖書服務若基於個人研究目的,是無爭議,但同時也提出雖著作權四十八條第二款圖書館可「基於保存資料之必要」而進行重製,但若因此擴大解釋,而傷害到著作權人的權利,如"例如買一本哈利波特第七集後,重製成十本,放在館內供十人閱覽,或掃描成電子檔,供無限量的一堆人館內或館外線上閱覽,或是利波特第一集破損後,不從市面上買書補齊,逕依舊書重製出借"這種例子,則為不妥,他同時舉歐盟有立法要求圖書館編列預算補償著作權人因圖書外借而產生的損失為例,目前台灣的法條算合理。

所以,在1999~2000年時的國家圖書館所提供的期刊論文影像下載服務事實上在章老師的主張下來看就有些問題,雖然在當時這個服務實在是大受歡迎,以圖書館知識分享的角度來看,現在不能如以往般的全文下載實在是很可惜,然圖書館本身的ethics倫理也有「尊重智慧財產權」的中心思想,我是贊成章老師的想法,圖書館應在現有的法令下求最大的服務,而非恣意擴張法令。

另一個是Blog是否受到著作權的保護,章老師提出「依據著作權法第十條規定,著作人自著作完成時就取得著作權,不必作任何形式上的申請,也不管著作有沒有對外公開發行。」換言之,創作同時就已有著作權的保護,這也是對個人網站或是blog內容的保護,Laurel A. Clyde 有提到的blog種類裡,有一種是完全摘錄型的blog,將它人的創作貼在自已的blog上,這種類型的blog是否會侵害他人的著作權,目前仍未有案例出現,個人以為之所以沒有發生,也許和blog目前仍未出現獲利模式,沒有錢在其中時,事情往往會比較單純些。
學術上的合理引用,和blog上的合理引用是否是在同一個標準上,或是blog還在自由心証階段,也許有案例出來後,會更明顯吧。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對於獨大的事物會有些反骨,所以對微軟這種很貴很獨又不得不買的廠商會有些反感,當所有的競爭者消失時,價格自然完全由廠商方來決定,自然價格說有多硬就有多硬了,圖書資訊界也是如此,當期刊、資料庫廠商掌握了所有的期刊資源,圖書館就成了待宰的羔羊,這是在商業模式裡正常的。以往的我,對已得到大多資源的廠商,會把它當作邪惡軸心,而心生反感,現在雖然已不是那麼絕對(年紀愈大不敢確定的愈多),但是圖書館是弱勢一方這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面對制價完全由廠商決定時,圖書館有沒有因應的措施?

作採購就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法,各圖書館聯合起來議價、採購,當採購案大到一個規模時,廠商因為規模及利潤的關係,其立場則較不會強勢,也無法各個擊破,上次哈佛圖書館Michael Leach館長在會議裡就有提到,大館總是被提高了價錢,小館雖相對較低,但是在館內經費比例上,也不是少到哪兒去,簡言之,就是看你有多少錢,能拿多少就拿多少,計價沒個準兒,但是在合作採購上,這個問題就會被攤在陽光下了。目前國內在合作採購上最有名、規模也最大的該是馬上要辦年會的「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CONCERT)。而國內大多是電子資源的聯合採購,因為期刊等電子資源的價格,可以說亂飆一氣(別和我啥油錢漲、期刊也漲啦~),而紙本則需求沒那麼大。

子資源合作採購有很多優點,包括政府會補助,在館藏量上會比較多,(符合需求嗎?),若是聯合館藏的話,可以共享資源,經費是共同分擔,對於本館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但是同樣的,也會有其缺失,包括了介面上的統一與否,是用廠商的介面,還是能併入館內opac系統,是ACCESS 還是Ownership?如何協調各館的需求?聯合採購後由誰負責維護和聯絡原廠等…這些都是有可以思考的地方,也有很多的相關論文有討論過,不過,我要把重點放在代理商的角色上,代理商在合作採購上是否是一個選項之一? 或是代理商是廠商的臥底,還是圖書館方的後援角色呢???

(明天續)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約二個月前,在百貨公司逛街時,正好遇到了某家化妝品專櫃請了彩妝師進行現場彩妝教學,一群女性不論年紀、身材,全部以種崇拜的眼光望著彩妝老師,向來對這種五四三東西特別感興趣的我,駐足下來看了看,沒想到一看就是一個半小時,從頭看完,也深深著了迷…難道,這真的是專業嗎?
怎麼會這樣呢?號稱鐵血男子漢的我竟浪費了血與汗的一個半小時在看這麼軟性的東西,為什麼呢? 到底為什麼? 我的性向有出現問題嗎? 我得仔細分析……:

1. 彩妝師的服裝有專業感:
    君不見所有的彩妝師絕對是走在流行的前端,但是絕不誇張過頭,男性的彩妝師大多身著合身(有練過身體的是緊身)上衣,大多是黑色,沉穩而內斂,而褲子若不是深色的牛仔褲,就是黑色的長褲,配上一條亮眼卻不刺眼的腰帶,而女性大多是深色套裝,也是合身,令人一見到他們,就心情開朗而有說服力,覺得「我也想和他們一樣!!!!」。再搭上一個「造型設計師 xxx」黑底燙金字的名牌,說多帥就多帥啊…。
2. 彩妝師的工具很炫
    在服裝外,最令人注意的就是他們工具,很難想像在一個人的臉上能用那麼多的工具:眉筆、粉撲、睫毛夾、粉底刷、拔眉鑷、小剪刀、修眉刀…這只是工具,還不包括能塗能上色能刷的粉,這些工具男性的是配上帥氣的腰包,女生是一個超大的金屬提包,豈是一個炫字了得。
3. 彩妝師的專業術語很帥氣
    「在眼窩上用這種充滿通透感的遮瑕膏,有沒有出現充滿自然的蘋果感呢?」
    「這腮紅能強調健康的膚色卻又藏住您的小細紋」
這些文句在我看來,除了一堆繁雜的語詞外,什麼內容都沒有,卻又像催眠一樣的俘虜了在場的所有人。
4. 精確而繁雜的動作:
    明明是很簡單的上粉底液,一位彩妝師一定是把它擠在手背上,再加上另一種看不懂的液體,攪和一下,再用大姆指幫你上,反正和你平日上妝的樣子不同,不由自主的會覺得他的專業度。

    也許,這就是”專業”,或者我們精確的說,這是種”專業形象”,這種形象,和真正的專業是有段距離的。而圖書館卻能向這些也許不是很深入的東西學些什麼呢?我不禁在想…(明日續)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日圖書館的系統出了毛病,OPAC一查得查好久好久,讀者的反應也慢慢的開始出現不耐,然而,當國外系統原廠很帥的表示老子就是要時間才行,你圖書館能拿我怎麼辦時,我們能做的除了安撫讀者還能做些什麼?

    天在印東西時,平日總是帶著服務証跑來跑去的我被讀者攔了下來,他問因為系統跑不出架號,想問他想要找的書放在哪裡?給了我一個書名「邏輯」。希望我能幫忙…這下可好,我的分類編目不行,本館是用中國分類法做為索書號,這一下子就被考倒了,還得打電話請編目組的館員學姐幫我,才知道大約放在哪。

    可真是驚覺到,當系統出了問題,能力不足一下就赤裸裸的展示給所有的讀者看,「編目是圖書館員最大的專業」我大學同學阿敏以前告誡過我,我同意,但從來沒有那麼丟臉而真實地體認到這句話,這可真是血淋淋的教訓。以讀者的角度來看,讀者是用系統,館員也是用系統,當系統壞了,讀者找不到書,館員也找不到書,那館員的專業性到底在哪裡? 又是憑什麼要讓別人敬重館員?

    實不是每個館員都要具備別人一問就能分類,但是基本的感覺我還該具備,因為後來又有人問AutoCad的書在哪,電腦類就該是在312類下,可我卻還得想個老半天,又得找救兵,#@$!$#!……

    過,當系統壞了,我們還有什麼呢? 其實這是個機會,在今天短短的幫助三個讀者時,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們受到服務時滿意的感覺,在需要我們幫忙時,能展現我們專業幫他們找到資料,他們對圖書館員的專業認知也會提升,在看「黃禍」這本小說時有過一段,大意是說如果問題剛出現,政府就解決了,人民不會有感激,最好是問題出現,造成困擾,但是還可以控制時,政府出面會最得到認可(雖然在台灣不見得如此啦),但是在困難時,超人的出現總是令人愛戴。尤其是有禮貌的超人…
迷失的讀者啊,超人館員來了啊啊啊啊啊

    ,當系統出問題時,我想我可以:
        1. 多出去走走幫助讀者,增加好人指數。
        2. 當做自已本職學能的測驗。
             可能我比較不怕丟臉,問到不會的就說我被羞侮了,把二個小妹妹逗笑… 嗯嗯…寶刀未老寶刀未老!)
        3. 想看看有沒有可以替代的方案:
             學姐後來和我說可以用NBInet來查書名的分類號,雖不中亦不遠矣,這真是太聰明 了,只要在各樓             層的查詢上加一個網頁直接連過去,就是告知目前可以參考的方 式,至少可以找到大約在何處。

    天看"過於喧囂的孤獨",有一句黑格爾(?)有一句,大意是僵化才是真正的死亡(?不對?,啊青菜啦),如果這些問題出現,對圖書館來說,也是種刺激,思考危機處理,也是件能活化組織的活力的好事,至少我該學著正面思考。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大學圖書館常常要辦資料庫講習,或是新生圖書館利用教育,其中,檢索技巧和布林邏輯就是一個入門的課程,但不知道為什麼,報名的人數一直不見有所突破,問題出在哪呢?
直到上周,我到救國團拿了份救國團課程清單(小弟瑜珈課程要結束了,正在想下期要上什麼課),在那上面出現了指引的道路…
網路拍賣達人養成班
課程介紹:教您如何搜尋網路拍賣、如何讓您的商品能被人發現、如何將商品拍得更美……

這這這…前二項翻成圖書館白話語不就是「教您如何檢索資料。教您如何思考關鍵字嗎?
這這這不就是圖書館文言文的「布林邏輯教學」嗎??????上天竟然在這裡指引了一條明路啊啊啊…

再看那一個班別,竟然報名全滿!!!!!!!天啊…

好…所以圖書館能開什麼課呢,我們也可以來個網路拍賣達人速成課。

課程名稱:網路拍賣達人速成課
對象:大學新鮮人
教學目標:
1.精準找到你想要的商品(精確搜尋、布林邏輯)
2.找到別人的相關商品並參考之(模糊搜尋)
3.將您的商品放在正確的類別以讓人更容易找到(分類與編目)
4.如何在產品名稱上讓人能更句易的找到你的商品(關鍵字觀念)
5.如何說明你的產品(索引與摘要的觀念)
6.如何將商品拍得更有吸引力(這個很夠殺…一定讓超多人來)
7.如何將這些技巧用在圖書館資料庫(這段用小小字就好了)

我腦子裡已經浮現一堆想要成為網路達人的小毛頭們在下面認真的抄筆記(見過超多工讀生一直在yxhoo上看小裙子、小鞋子,可見網拍風行之盛),卻不知道圖書館館員正在幫他們洗腦,不知不覺的把資料檢索的觀念已灌到他們的腦裡了…哈哈哈哈…kirororo(這是kiroro軍曹的笑聲,近日超愛看)

正經點說,圖書館可以思考很多的方向,我們的資訊檢索的技巧絕對不只是能用在資料庫而已,館員若是能建立起「資訊檢索就要找館員」的這個形象,不管是資料庫、或是google,或是網拍,大家找不到就想到館員,而館員也能提供資料,我想,對館員的形象也是一個正面提升吧…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說真的,寫這個實在會有些扎心,但是不寫,只是埋頭不看而已,目前不是館員的我,也沒有任何的資格來批評,但是看到許多怪現狀,我們怎麼能要求別人看得起我們圖書館這個專業呢?
這不是單一圖書館的現象
而是很多現況的累積,都是我有看到的…若是你有同感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專業度沒受到認可的主因吧。

怪現況一:
叫讀者請不要在館內飲食,然後工讀生(最慘的話館員本人)就在櫃台裡吃給讀者看。
怪現況二:
「業務很忙,不要增加我工作的負擔,這種新東西找別人去做吧」
桌子上正翻開時x周刊,電腦裡是msn;
怪現況三:
大聲和讀者說「噓~安靜~不準吵」下一秒「喂~###,等下中飯在哪吃啊…」
怪現況四:
對廠商:「我們館沒錢啦…你們產品賣便宜些啦」
隔天
「那個…錢下來了,能不能把最貴的產品報給我,在三天內要核銷。」
這不是館員的問題,但是這種政策,不被k才怪,算是因小失大嗎?
怪現況五
用眼神殺死想問參考問題讀者的參考館員…念力「別來啊,我要下班了啊~」
怪現況六…



太多太多了,簡直可以玩接力了,當我們說為什麼別人不敬重我們的專業時,回頭看一下圖書館員給人的印象…
一個大哥在我少年時期告訴我 ,一根手指指別人,四根手指指自已。如果是我會做得較好嗎?
寫這同時,也覺得之前的工作態度也有可議/可進步的空間,若不是到校進修,受老師的開啟,也許我就這樣下去了,
如今當看到這些事時,不斷提醒自已,絕對不能重蹈覆轍…
我有惰性(論文進度這麼慢就是明証)我也愛玩(對不起,老師,我知道我不該出去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但求儘量能做到一定的水準

只看到不足的地方是不夠的
要如何提升館員形象,讓這些現象減少,有個想法,明天再續……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圖書館的以往與現在

千五百多年前的夕陽下,掛在牛角上的竹簡正搖晃悠著,青牛上的老者正構思著他將會流傳後世的著作,也許忘了些什麼? 他抬起頭想了想,算了,沒有關係,回去查查櫃上的竹簡吧。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的他,有著平民無法想像的資源可以讓他靜思。

方的夕陽,在二河流域卻是入了夜,亞述的國王,亞塞班尼波(Ashurbanipal)正為他的圖書館瘋狂的收集著泥版。他喃喃的自語的迴音充斥在廣大的建築裡:「智慧之神納布啊,請幫助我在泥上刻下文字,我會依序排列、校對它們,讓王室深造與吟誦著他們,並存放他們,直到永遠…」(註1)。這些泥版,有著自已的尊嚴,就連王也要敬畏它們「凡敬畏安努與安突神的人,須善待它、並尊重它,抹除它的,願諸神詛咒那個人…」,對知識不敬的人們啊,你們有禍了…

年過去了,東方的中國明朝時代,一個書院裡的院生,正趕著回院裡,昨天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無不為」至今他仍未能充份理解,他正在想不知朱老是否有其注釋於書內,跨進了門檻,迅速的穿過頂上的「白鹿洞」三字匾額,他直往藏書樓而去。

至近代,1918年,一個動亂的國家,一個青年在大學圖書館裡擔任著館員,平民出身的他在圖書館裡蜇伏著,與二千五百年前不同的是,他不用任官,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識,他在思考在理解他想要知道的知識,但他不知道,在未來的歷史裡,他將扮演也許他沒想過會成為這樣角色的角色。

現在,國中生正為著暑假作業而煩惱,老師要他為「連爺爺回來了」這件事進行研究,上了網,上了Google,他Key下了爸爸告訴他的「國共戰爭」的關鍵字,數以千計的資料出現在光幕上…毛澤東是誰? 他想。但,只要他輕輕的按下滑鼠,他馬上就能進行更多的了解。也許半小時內,剪貼就能完成他的作業。

數位對二者的衝擊

數千年的發展,圖書館從原本的貴族、皇室才能利用知識的象牙塔,慢慢成為知識份子能去接觸的高台,再成為一般普羅就能坐擁的書城,而至今,只要上網就能得到許多(不是一切)的知識。

書館正如攝影一般,由貴族而成平民,門檻由不可接近成為每人都能得到,而我們所學的圖書館學專業,是否如攝影學理論一般,在平民化的過程中,專業變成不再是一個奧密的知識,而是唾手可得就能被取而代之的操作?我們原本自豪的知識組織與資訊檢索的功夫,在強大的全文檢索功能的威脅下能有多少能受人肯定的地方呢?在專門圖書館工作的同道也該常遇到,Top User的專業檢索,除了他們了解自已的專業以外,他們能找到的資訊常會讓我們這些「資訊專家」覺得喪氣。有些像攝影師看到一個國中生拍出來自已想要卻不可得的感覺一樣,更慘的是,那「國中生」還是真才實學的比你懂得多啊…

設備方面二者也是近似,圖書館原本需要許多的硬、軟體,才能提供給使用者更種媒體的資訊服務,這些門檻在使用者端而言卻是大大的降低了,我只要台電腦,我只要能上網,我就可以有除了紙本/類比以外所有媒體的資訊,以往花了大錢買的縮影閱讀機、一堆的錄放影機、dvd,現在,在數位掛帥下,還需要嗎? 我們在大學所學的「視聽資料保存期限、如何保養」「書本紙質的年限」等等傳統的專業,數位盛行下,似乎也沒太多人關注了。攝影同樣,「底片的保存」,「沖片的技巧」,只要化身成0與1的符號,好像意義也不是很大…

上面來看,不論攝影也好,圖書館學也好,我們的技術-被取代,我們的知識--不再重要,我們的專業--嗯??還是專業嗎?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的價值不再嗎? 榮景退去,只剩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新方向

次新科技的出現,總是會讓被衝擊的產業緊張不已,傳統攝影是如此,圖書館學也是如此。傳統底片愛好者從剛開始的抗拒,認為像素過低,解析度不足,認為是假攝影(後製的關係),是沒有技術的下乘之學,到現在各家大廠紛紛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努力發展更完整的鏡頭群和機身。數位必定是因為有其優點,而讓使用者接受,迫使廠商放掉軟片的市場而開發新的戰場,柯達就是一個例子,在數位相機發展的前期,柯達因為其軟片沖洗市場獨大,而不想放掉這塊大餅,於是在起跑線上並沒有積極研發,有一陣子,其營業額受到重擊,才開始努力開發數位相機,力挽狂瀾。誰要是認為可以抗拒不可抗拒的潮流或是不努力去適應趨勢,結果就是淘汰,看看許多的傳統機身廠現在經營的苦境,十年前有誰想得到Contax會倒呢?這家能表視蔡司鏡頭風味的經典,還是在這波革命裡應聲而倒。

書館也是如此,我們有數千年的歷史,我們也歷經了數次變革,但是在每次的變革裡,圖書館學是愈來愈興盛,還是慢慢的失去我們的優勢? 當危機過去 ,卻錯失了轉機的機會,我們其實還是輸家。

道我們就要拋下傳統的所有,去迎接所有的新事物嗎?只要新科技就是潮流和典範? 不是的,絕對不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認清本質,攝影的本質是什麼? 圖書館學的本質是什麼?

特(Roland Barthes)認為「此曾在」(That-has-been)是攝影本質,如果是如此,不論是什麼機身、什麼手法,傳統還是數位,那只是個工具,攝影就是要表現出"曾在"的永恆的那一刻,所有的理論會演進,「決定的瞬間」還是會存在,數位相機的出現,只是讓攝影變得更加親民而已,而"專業"的攝影師,則更需要增加自已構圖、色彩等得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已透過鏡頭表現出來,攝影師的專業不在於他的機身有多好,鏡頭有多貴,而是更回歸到攝影的本質,表現那一個瞬間,我相信攝影在數位的同時,會創造出更佳的作品。

圖書館的本質呢? 我們是要服務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在1與0的數位革命裡,有什麼樣的館員會被稱之好的館員呢? 是會和所有人一樣會使用Google而已,還是能確實的對一些學科和思想能有自已的認識,工具的掌握只是條件之一,我們的本質是不是要回到以前,最早以前,確實是一個知識的入口,智慧的專家。有人問我文學能推介的書,我是不是心中有一些候選呢? 是的,一個人能讀的東西很少,是不是能做一個討論的園地,大家分著做自已有興趣的學科? 知識的內化才是重要的,館員的價值在這裡,是任何機器無法取而代之…這才該是核心的價值。
註1:藏書考:圖書館的誕生與沿革/萊諾.卡森 p.22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