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其實這只是個消息…
只是看到這個消息,不禁讓我想起年初時去的亞歷山大圖書館,
 

摘錄部份:

塞拉吉丁說,傳統圖書館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和科學機構之一,亞歷山大圖書館不僅是一座傳統的圖書館,還致力於數位化,並設立了數位實驗室、因特網檔案和百萬冊書工程等數位和技術工程。因特網為數位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為用戶獲得數位資訊提供了基礎設施。

Anyway, 對埃及的正面形象,有3/4是從亞力山卓這個城市所給的,而這部份裡 唯有圖書館給了我埃及有先進的感覺,而不是活在五千年前的遺產裡。

「圖書館是知識的燈塔」這句話,在埃及裡,再適合也不過了

原始出處:
全球數位圖書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埃及舉行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ech/2006-11/20/content_5351523.htm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Concert年會,每年的Concert總是有許多的國外學者分享其數位化等議題,為圖書館界的盛事。
上班後就較少參與研討會了,一天的議程,有種充電的感覺,甚好。
這場演講講者Carol深入簡出,時間控制更是一絕,一分不差,附上剛作的,來得及的紀錄,回家後再細整理。


How Electonic Journals are changing scholarly reading patterns
Carol Tenopir

田納西大學簡介

學術期刊是學術交流非常重要的管道,在過去的三百年在不同的學科,學者與者的溝通,我對學者溝通的各式模式特別感興趣。
今天會大約討論這些議題-主題學者的閱讀現象:
1要讀得更多卻沒有更多的時間
2用更多的方式來定位和閱讀資訊
3更依賴圖書館來找期刊
4value reading for many reasons but choices based on conveience.

這是我今天要主要談的事。

Tenopir and King Data From:
我們調查了超過350000的主題專家
由1977年到現在
包括大學和非大學
最近的是在美國和澳洲的大學和其他單位
同樣注意有roupos , observations logs
這些使用者都有在檢索/利用圖書館


第一點:要讀得更多卻沒有花更多的時間
我們自1977年就開始調查每年使用者看多少篇期刊,花多時間閱讀期刊。有趣的是自1996開始,雖然閱讀的篇數變多,但是在閱讀的時間上卻變少了,研究者的閱讀時間是逐年下降。
換一個對象來看也是如此。
大學職員閱讀的數量不斷成長,同樣,閱讀時間也向下降,自1997開始,當然這些數字不是只看摘要,而是有深度的閱讀才被計算進去。
而在各主題上,醫學相關領域的學者的看得最多,每年420篇,但所花的時間最少,而科學領域量為其次,時間卻是第二少的,電子再少些288篇,社會科學240篇,見圖。

第二點:用更多的方式來定位和閱讀資訊
1流覽(經由紙本或是電子期刊,為了持續注意與閱讀核心期刊之故)
2搜尋(用搜尋引擎,電子期刊系統,或是索引,為了找新的主題、較舊的文章,研究與寫作,這也是學生最喜愛的方法,因為他們還沒法子知道哪些是核心期刊。)
這也是最常被利用的方法。
3以引用來找
4推介(由其他人推介的方式)
5其他,如alert,或是預印的方法。
電子期刊檢索系統希望能結合所有這些的方法,以讓使用者能直接使用。

而職員也是利用這些這麼多的方式來定位/尋找這些期刊文章。

見圖。
以美國大學為例以流覽占35%為利用最多的方式

而以不同的主題會有不同的方式,博士後研究有76%的流覽,而Astronom卻是以Search為大宗

第三點更依賴圖書館來找期刊、資料
我們詢問了個人訂購學術期刊的現象,卻是逐年下降,有可能是因為期刊的漲價,個人會很快的感受到,換言之,他們依賴圖書館使用"免費"的比例是逐準上升。見圖

而在使用資訊搜尋上,比較好的圖書館讓使用者其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利用了圖書館,像是google scholar,我在研究室上網,就可以下載資料下來,對他們(一般讀者)而言,他們是使用了網際網路,但事實上,是圖書館在後面與google作了合作與設定,他們才能利用,最讓我驚訝的是,很多的使用者說我從來不用圖書館,他們實際上每天都在用,只是不知道罷了。

我們的資料顯示,只要買了資料庫,就會被使用,雖然利用會集中在一些大型的,但是使用的長尾,卻是很長很長,這是值得圖書館去思考的。1990-2006年的調查上,我們發現,閱當年的期刊比例向下降,但是在閱讀舊的(二年以上的資料)卻是逐年成長;
下圖呈現,使用者對愈舊的文章,愈會利用圖書館來尋求。


第四點。









Subject Experts Want
1More sources更多的資源
More backfiles他們的?望愈來愈高,他們的工作不是編輯也不是圖書館員,他們只想用最簡單的方式得到資料
Sources continue to be available
High Quality高品質大多是取決以科學為例,是哪個實驗室所驗証,
Speedy access
No barriers to access
Convinence (Getting their working don)


Purposes of Reading
Medical Faculty
keeping up (22%)
Research/writing(48)
Teaching (17)
Consultin/advising(4)
Other(9)

Value of Reaing in Roder of Frequency of Responses(faculty)
Inspired new thing
Inproved results changed focus
Resolved technical probles
saved time
collaborationg
Faster


Print or Electronic

Pediatricians
19%E Pint
Astronomers
80%e
紙本可以在任何場合閱

Form of Final Reading
Pediatricians
7.5%電子%
Austrilla
12.1 %

結論
文章被閱率比以往都高
圖書館電子期刊系統都由web介面,而且讓他愈來愈可能
both print and online and browsing and searching are still importan
Students rely on Libraries and seraching even more than subject experts
學生依賴圖書館與搜尋比學科專家要重
Quality and convenience are both important

最後我想將這句與大家分享
For users of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Convenience trumps quality every time... It is the job of librarians to make quality convenient"

Stewart Bodner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又到了期中考週了

今天坐在辦公桌前忙碌時,突然有怯生生卻是堅定的敲門聲從門上傳來。
「叩叩叩~」
從開門的緩慢謹慎的幅度來看,我幾乎可以確定這是第一次要進我們辦公室的學生讀者。

「請問……」從門後探出二個清純少女的臉龐,剎那間,我那堅強而剛鐵的館員的心已為她們敞開了
「有什麼事嗎?」我問。

「有人在我們的桌上留下了這個字條,我們想知道是誰做的!!!」一位捲毛頭像楊承琳的女生用她羅時丰低深的聲音強勢的表明。
這種長相與聲音,對比有些強烈…

拿過來一看,字條上寫:「╳╳╳╳」(馬賽克消音中)
這真的是太可惡了,同樣是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怎麼能好端端的在別人的桌上留下如此不堪入目的字眼。

「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亞森‧梁蘋要出動了
「我們早上占位子,中午回來時就在桌上了」 喔,這樣看來兇手該是8:30~12:00之間犯案的…,地點是九樓,可以縮小範圍了……UM~我該從哪裡開始…

等~一~下……「占位子」??? 這三個字把我的推理暫時打斷了。

「同學,你是說占位子?」
「是啊,人家才占半~~天而已,這個人太可惡了,能不能用監視器錄影來找這個人呢??」

這時,亞森梁蘋遇到問題了,
該讓她去看監視器,還是和她說,你占位子本來就不對嗎???

聰明的讀者,是您,該怎麼辦?

(怎麼寫得很像推理劇啊-___-)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出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101/2/5z1p.html

雖然,我到現在還沒有見過Google 談過Web 2.0,可是他的所作所為全是在Web 2.0精神下,許多的Web 2.0服務,都是在Google的服務之中,或是很快將成為Google服務。

有沒有想過Web 2.0再往下發展呢? 網路再成熟些,頻寬更大些,以後不用買MS OFFICE了,Google OFFICE將會出現吧。

另外一方面,Wiki將能讓文件便自在的分享,也間接証明Wiki會更加發展出比目前還要重要的地位吧~拭目以待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前文IPOD在圖書館上的應用與 PODCASTING(續)時,對於Podcasting的定義是採由Wiki與李定瑋的「個人化廣播新媒介—Podcast之初探」中的定義:「以iPod為代表的多媒體檔案播放器,來接受以類似廣播(Broadcasting)模式所發佈多媒體內容的行為。」,而這個定義卻很容易誤導人認為Podcasting和iPod有必要的關係。

但事實上,雖然Podcasting在起初之時,的確是以iPod做為播放器,也和iPod有密切的關係,但在現在,Podcasting並不是必需和iPod連結才能使用。

這幾天看了看其它的Podcasting的文章, 可以把Podcasting的定義由技術型式社會意義二方面來重新思考。
技術型式方面,
Dave Shusher提出Podcasting必須具備三個要件:

1.必須是一個獨立的、可下載的媒體文件;
2.該文件的發佈格式為RSS2.0 enclosure feed; 
3.接收端能自動接收、下載並將文件轉至需要的地方,放置於播放器的節目單中

社會意義方面
而在大陸的播客天堂網站的Podcasting:由来,含义及译法――兼答bxy裡,整理出定義名詞出現,如「Personal On Demand」(個人隨選)、「Personal Option Digital」(個人數位選擇)、「Portable On Demand」(行動隨選),與Casting合併則為PODcasting,分別說明了其個人自主性與行動性高的特點,也不再受限與Ipod關聯性過高的不正確誤解。

另一個問題是Podcasting是只是用聲音為媒介嗎?
在去年我是這樣認為的,但這個要進行修正,事實上當ipod 五代出來,支援video時,PODcasting就不止是聲音的傳播了,而在各家定義上也不以狹隘的聲音為媒介,取代的是媒體/多媒體。

剛寫完一篇稿子丟出去,因時間關係,自覺還有很多要厘清的部份,寫得也不好,希望短期未來能整理成文,統整出更完整的意念。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月時有介紹詹宏志與詹偉雄二位談Web2.0的座談會http://www.wretch.cc/blog/arshloh&article_id=6350629
今天在在網路上看到了線上收聽/下載http://www.portal20.com.tw/lab20.html,讓我可以重臨現場,
詹先生在網路觀察上的敏銳度是一直我很很佩服的,特別是明日報那時,雖然失敗,但我個人認為那只是作太早了,很多事該能成功,但是時間就是太早了…
Anyway,十一月的時候,中興大學圖資所也請他分享Web 2.0,想必也是精采可期。


小小整理一些我覺得有趣的論點。

Web2.0是將1.0沒有發展出來的力量現在發展出來。
在將來Web1.0和Web2.0只是個網際網路的演變過程
Web 1.0重要的行為是下載,是要如何找到我想要的東西,2.0的行為改變,改為上傳與分享
2.0上行為主軸為連結與關係

交友網站/行為的改變 43things交友網站


還有很多,有興趣可以聽聽看囉…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召集令

當兵一周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還在唸大學時,在台中電台擔任DJ助理的朋友臨時有事,找了我代了1周的班,那時的工作內容很簡單,先是把call in觀眾的姓名寫在白板上,舉起來給在錄音室的DJ看,讓他方便說出「台中的林先生您好…」,第二件事就是把DJ所放的歌記錄下來,然後準備一首二元的播放權利金給唱片公司(該沒記錯吧~)
在那台灣正要脫離海盜王國的名聲時,對還在用錄音帶錄廣播來當唱片聽的我來說,是第一次親身體認到所謂的智慧財產權這件事兒。

itune 新版開始直接支援Podcast功能後,Podcasting愈來愈風行,網路上也隨便可以找到個人所製作的Podcast,然而當這些私人所製作的廣播節目上若是需要播放音樂的話,我想就算要付費使用,也該是不得其門而入,若放在圖書館製作教學的Podcasting來看,光是有聲音我想該會讓人ZZZZ*10000吧…

兒個逛老地方冰果室時,看到了這則舊聞,已經有人提供了解決方案。
Podcast 圈的元老,同時也是 PodShow, Inc 的創始人 Adam Curry 在成立專門提供無版稅音樂的網站 PodSafe Music Network,讓想要製作 Podcast 的趴友們將可以放心的在 Podcast 當中使用這些音樂,以解決Podcasting版權的問題。

若是您以為這兒的曲目全是莫札特、巴哈等那種音樂那就可惜了,在Podsafe Music Network裡所提供的都是現代的流行樂。其中不乏很多很好聽而在市面上無法購買的專輯,對提供的Band或是原唱者而言,這是他們宣傳的一個機會,對Podcaster來說,這也是能免費或是付費使用的好機制~是的,並不全是免費的,只是在這兒購買的音樂都已經授權可以讓你進行Podcasting的編製了。

本來想試用介紹這個網站,但是在註冊時看到Country選項的欄位選項後,心情有小受影響,不想註冊了~有興趣的人可以玩玩看囉,試聽中的歌還真的不錯,當然,只有英文的就是了。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感謝Lily學姐的告知,看到了台灣大學圖書館一連推出了三個Widget服務

什麼是Widget, 可見前文「新玩意,新東西:Widget

包括了新書推選、最新消息、館藏目錄三個Widget,這也是符合Library 2.0的網路為基的精神。









有一個小問題,Widget在Windows系統上要另外加裝patch才能執行,還是有些麻煩~


另外,對於台大資訊組在新科技上的應用上的持續關注與付諸實行,在下為其積極態度 在此致上敬意~!!!加油~!!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SS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KOHA
安裝完不需花錢的作業系統後,圖書館可以安裝另一OSS: KOHA自動化系統。

KOHA是毛利語「禮物」的意思,為紐西蘭Horowhenua Library Trust(HLT)開始發展的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2000年發展至今,已有許多圖書館使用,最大的使用者為美國俄亥俄州 Nelsonville 公共圖書館,擁有館藏 25 萬冊,每年流通量60萬 ,這也証明了KOHA可以處理大量的資料,甚至比一些市售的自動化系統還來得表現優異。
KOHA能具備自動化該有的功能包括採錄、編目、讀者、流通、公用目錄之外,它具有的以下的優點 :

1、穩定及控制:自主權掌握於圖書館手上。
2、採用國際標準:符合Z39.50、UNIMARC、ISO2709
3、尊重使用者的系統架構:各作業系統均可
4、廠商支援:當然,要找廠商就得要付費了,而國內目前還沒有廠商在支援。

在安裝時,仍必需要具備安裝網路伺服器如Apache 、MySQL資料庫的能力,這道門檻,國內已有熱心的社群「koha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文件發展網站」正在積極研究中,在其努力之下,目前已有繁體中文打包版(Package) ,讓使用者能簡單的進行安裝,只要進行簡單的設定,就能安裝起來。
Koha中文版之介面


圖片來源:koha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文件發展網站

在中文環境裡,KOHA仍有一些問題待解決,相信在國內熱心人的努力之下,會紛紛解決,同時也請大家多為這些熱心人士鼓勵加油。

總結:
誠如所知,整體圖書館界的資源已然不足,在中小學圖書館的資源分配上城鄉差距愈形明顯,圖書館除具典藏功能外,也身具教育的社會功能,學校圖書館若能以Webpac ,根據地域性整合各校資源,能達事半功倍之效,應用OSS在建立自動化,更可節省建置經費,圖書館界若能看見偏遠地區數位落差的需求,進而盡一分心力,更能讓我們的社會形象更加積極。



參考資源:
1、 Ubuntu正體中文站 http://www.ubuntu.org.tw/
2、 KOHA討論群: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kohataiwan?hl=zh-TW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OSS於圖書館的應用:
妥善利用OSS,不但可以擁有一般電腦的基本功能,甚至許多專業功能如像是影像處理、影片剪接都有OSS可供選擇,就連圖書館的自動化都能免費使用,受限於篇幅,本文簡介「免錢架設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所必需的二個OSS,一個是作業系統Ubuntu,另一個是自動化系統KOHA。

●作業系統:Ubuntu (Linux核心)
作業系統不就是Windows嗎? 還有第二個嗎? 有的,作業系統不只是「暈到擦屁股」Windows XP而已,像是蘋果電腦的作業系統就是OSX,一般PC也有Linux可以選擇,更久遠以前,還有DOS,或是Unix等指令式的作業系統。
我們常用的PC電腦,最常出現的第二選擇是Linux,Linux也為OSS之一 ,因為其開放原始碼的關係,許多的高手玩家不斷的更新研究,讓Linux不斷進化,也衍生了許多以Linux為核心的家族作業系統,Ubuntu就是其中之一。

Linux log Xp logo Ubuntu logo
早期的Linux是用Dos式的指令介面進行操作,很難讓人輕鬆上手使用,同時也對硬體的支援不佳,在安裝上會讓新手望之卻步,但發展到現在已是我們熟悉的視窗介面,對硬體也大幅支援,只需放進安裝光碟並一步一步設定,安裝已不再是難事,國內明年度起,政府採購電腦,其硬體需能支援Linux,對學校單位來說,硬體支援更不需要擔心 。

Ubuntu是以Linux為核心,專案約三年前才正式開始,發起人為Mark Shuttleworth,這位老闆先前曾創立Thawte安全顧問公司,後來以5.75億美元賣給Verisign;之後還有搭蘇聯火箭在國際太空站裡面待了八天。

Mark Shuttleworth老闆

Ubuntu在一開始就著重於簡單使用的PC版本,同時也有推出伺服器版本。開發人員來自社群義工,以及Shuttleworth 老闆新創公司Canonical的50名人力、還有Ubuntu基金會員工(Shuttleworth還出資了1000萬美元)。這位創始人影響之大,開發人員尊稱他為SABDFL,也就是「自封終身開原碼大老」(self-appointed 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的簡稱 。
Ubuntu的操作介面

Ubuntu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其簡單安裝與上手,從上圖可以看出與我們所熟悉的Windows介面相當接近,當安裝完畢後,Ubuntu就擁有Firefox網頁流覽器可以上網,有通訊軟體、有收信軟體,簡單來說,在Windows上有的它都有,而且還更多,它更支援中文等多國語言,語言不是問題。。
一般使用OSS時,使用者較會擔心技術支援問題,Ubuntu每六個月就推出一次更新版,6.04版將會有三年的支援(桌上型版本)與伺服器版5年支援,這作業系統不會成為軟體孤兒。

● OSS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KOHA
安裝完不需花錢的作業系統後,圖書館可以安裝另一OSS: KOHA自動化系統。
KOHA是毛利語「禮物」的意思,為紐西蘭Horowhenua Library Trust(HLT)開始發展的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2000年發展至今,已有許多圖書館使用,最大的使用者為美國俄亥俄州 Nelsonville 公共圖書館,擁有館藏 25 萬冊,每年流通量60萬 ,這也証明了KOHA可以處理大量的資料,甚至比一些市售的自動化系統還來得表現優異。
KOHA能具備自動化該有的功能包括採錄、編目、讀者、流通、公用目錄之外,它具有的以下的優點 :
1、 穩定及控制:自主權掌握於圖書館手上。
2、 採用國際標準:符合Z39.50、UNIMARC、ISO2709
3、 尊重使用者的系統架構:各作業系統均可
4、 廠商支援:當然,要找廠商就得要付費了,而國內目前還沒有廠商在支援。

在安裝時,仍必需要具備安裝網路伺服器如Apache 、MySQL資料庫的能力,這道門檻,國內已有熱心的社群「koha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文件發展網站」正在積極研究中,在其努力之下,目前已有繁體中文打包版(Package) ,讓使用者能簡單的進行安裝,只要進行簡單的設定,就能安裝起來。
Koha中文版之介面

圖片來源:koha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文件發展網站

在中文環境裡,KOHA仍有一些問題待解決,相信在國內熱心人的努力之下,會紛紛解決,同時也請大家多為這些熱心人士鼓勵加油。

總結:
誠如所知,整體圖書館界的資源已然不足,在中小學圖書館的資源分配上城鄉差距愈形明顯,圖書館除具典藏功能外,也身具教育的社會功能,學校圖書館若能以Webpac ,根據地域性整合各校資源,能達事半功倍之效,應用OSS在建立自動化,更可節省建置經費,圖書館界若能看見偏遠地區數位落差的需求,進而盡一分心力,更能讓我們的社會形象更加積極。



參考資源:
1、 Ubuntu正體中文站 http://www.ubuntu.org.tw/
2、 KOHA討論群: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kohataiwan?hl=zh-TW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該是亞力山卓圖書館系列的第N彈了,再放下去,搞不好沒去那裡的人都快看煩囉… 沒差~有就放囉…

這是進了亞力山卓圖書館閱覽區及書庫區裡時的導覽, 我們立足的地方就是該圖書館特別用來進行導覽的地方,有玻璃隔起,避免遊客產生噪音,十分貼心。

這影片裡可以看到內部結構 可以說極大,極寬,書庫是放在層與層之間,而閱覽區是在開放空間裡,非常開闊。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周五的晚上有場Web 2.0的座談會,是Pchome的詹宏志先生及數位時代的詹偉雄先生的雙詹座談,這二位的口才、及實學,套用現在流行的形容詞,二位詹先生平日的累積真是「罄竹難書」,相信精彩可期…




報名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event/200606workshop/index.html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二年,Blog發燒,許許多的人們紛紛擁有自已的部落格,近日我也注意到有些Blogger寫手開始封筆不再經營了,為什麼呢??
今天看到了這篇「關掉Blog 做點正經事」http://taiwan.cnet.com/computer/commentary/0,2000068616,20106391,00.htm
給了我些答案

摘錄內容:
1.這些都不是blog新手,也非隨意寫寫瑣碎小事,而是已經歷經兩三年的耕耘,內容十分紮實引人入勝,且已經小有群眾基礎。他們很早就接觸了blog,如今卻自願棄守。原因呢,或許這個Big Ell's說得很傳神:
「以前是好玩才開始寫blog,現在變成工作,還是無給職。」(Blogging used to be fun but it’s turned into a job, an unpaid job.)

2.有些理由可能是比較敏感的,比如一開始,你認為大家都不認識你,所以常可以暢所欲言,但後來當你逐漸有了觀眾,周遭親朋好友也都加入讀者行列時,你似乎就無法能那麼暢所欲言了

的確,很多寫手在剛開始時文筆犀利,但是愈多人看,壓力也是愈大,簡單說,不能胡說八道,還蠻讓人沒力的。也許在初代的Blogger們,就是特愛唬爛的,現在不太能唬了,自然就沒趣了~

Blog 的熱潮也該緩緩了。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周日有一場Stephen Abram的演講,聽到消息後十分興奮,才興奮完不到一小時,學弟來電,告知壘球比賽時間為周日,而非我所記得的周六,頓時進入天人交戰的狀況。
但答應比賽已是數個月前的事兒,臨時抽腿會造成人數不足,無法比賽,最後還是選擇玩樂去了…

所以,就受到天譴。

跑壘、摔到舊傷,手臂大面積擦傷…

這都是沒有去聽Web 2.0演講的天譴啊啊…

還好,在Library Views的「親自聆聽 Stephen Abram 談 Web/Library 2.0」有紀錄,能給個機會讓自已向Web 2.0懺悔…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敬愛的作者:感謝來稿﹐遺憾我們不準備刊出﹐請見諒.

蘋果論壇敬啟

~~~

至少,有告知不刊,也算有做該做的了… 下一步是和楊同學聯絡並說明討論了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