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長輩談到圖書館(大學圖書館)不斷持續推出的服務這麼多,到底有誰感受/受惠? 除了一般的借還書外,有和圖書館進行深度互動的讀者,真的是極少數,我們的服務,好像只有對學術研究需要而向圖書館要求協助的少數讀者才能感受到,而館員們不斷的努力追求新的服務,中間的廣大讀者卻好似沒有感覺。
圖書館不斷追求新服務與一般使用讀者、一般的使用者vs超級使用者,這都是在極端點上,而在二個端點的中間廣大的使用者,卻沒有連結?


圖書館科技新服務<-------------------------------->借還書功能
尖端需求        空白       LOW END需求
超級使用者    <-------------------------------->只借還書的使用者

在這中間難道沒有別的服務了嗎??


近日,是忙著進行圖書館電子報的發行,有些事情當初想得太單純,在執行上,才發現許多要再學習以及更有效利用時間等,至今,終於推出了成果,也有些回應回來。有填答線上問卷的讀者,真是非常認真的回答,但是上了萬份的電子報,卻只有極少部份的讀者回應,這倒底是怎麼回事呢? 當然,回應的人少這是一定的,正如看blog的人也不見得會有人要迴響一般,只是這比例少得讓人有些吃驚,不禁讓我思考,難道,館員的努力還是沒有貼近到大眾讀者的需求?

館員的努力提供服務/科技<--------------------------------->只需要借還書的讀者
空白

虛線中間,該有很多的讀者,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新科技也許他們用不上,卻又希望能比借還書再多些什麼? 他們期望的圖書館功能是什麼,圖書館的定位該在哪? 對大學圖書館而言定位在哪裡? 

有一些蛛絲馬跡

以圖書館空間服務來說 Library as Place :

Library as Place: Rethinking Roles, Rethinking Space 這本合集裡,就重新思考圖書館空間的角色,圖書館的空間也逐漸轉為一個社交場所,不光是一個藏書樓,冀求更貼近現代讀者的需求。其中「From the Ashes of Alexandria」有提到,現今的大學生的思惟已成為多工型的思惟,他們同時會進行很多事,進圖書館已不再只是單單尋求資料,而是為了支援學術工作而有多重的需求,包括這些:
1.在安全、安靜的環境裡閱讀與放鬆
2.個人學習
3.團體學習
4.收發mail及使用網路
5.尋求課堂作業的資訊
6.資訊產品的使用:電腦、寫作
7.資訊教室教學
8.流覽

先把它叫功能A群組

另一方面,圖書館空間除了傳統服務以外,現在也能提供其它功能:
1.使用其它學術支援服務
2.會議與社交
3.吃喝
4.文化活動和公民演說的實踐
5.玩樂功能:Amherst Coleege為大一新鮮人辦舞會!! 或是電影
6.參觀、導覽
7.展覽
8.鑑賞藝術、設計、和自然

這叫它功能B群組

大學圖書館空間功能:

純學術使用<------------------------------------>完全開放
       功能A     功能B


看樣子這是比較好的一些平衡,但是問題又出來了,以往館員認定圖書館核心價值又在何處? 當在貼近需求的同時,有些原有的功能或是印象觀念,都要不斷的進行修正,而個人與個人的認定會有所不同,館員的觀念也會有所不同,當核心認定模糊時,自然,這門學科的方向就不清楚。相信一定有人認為學術圖書館不該走向功能B(部份),也相信有人認為Why Not!!! 圖書館的核心就該是以讀者為中心不是嗎? 當然該讀者/市場導向了。

圖書館界提供並引以自豪的服務也不少,圖書館也有很多名詞不斷出現,希望讀者能利用它,進入Web 2.0的世代,Web的使用正悄悄改變,以圖書館來說,從以前的SDI,Email通知到現在的blog在圖書館的應用,rss在新知通報上的角色等,然而,不是一味追求新知、應用新知就可以,圖書館雖和資訊相關,但是我們不是資訊廠商,只需追求、推廣新技術,因為我們的讀者不是那一群資訊尖端使用者而已,會應用到這些新知的使用者僅是少數,大多數的讀者,甚至館員,仍未跟上這些尖端使用者的腳步,圖書館要如何顧及尖端使用者,教育其它使用者,並體認大多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全面的服務,這遠比資訊相關行業要來得複雜得多。

尖端使用者    大多數使用者       低端使用者
<----------------------------------------------------->
圖  書  館  服  務


市場區隔與整合也是另一個要思考的方向。



不論如何,我相信我們該更對圖書館的角色多些自信,畢竟,唯有認可後,才會有更多的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