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於獨大的事物會有些反骨,所以對微軟這種很貴很獨又不得不買的廠商會有些反感,當所有的競爭者消失時,價格自然完全由廠商方來決定,自然價格說有多硬就有多硬了,圖書資訊界也是如此,當期刊、資料庫廠商掌握了所有的期刊資源,圖書館就成了待宰的羔羊,這是在商業模式裡正常的。以往的我,對已得到大多資源的廠商,會把它當作邪惡軸心,而心生反感,現在雖然已不是那麼絕對(年紀愈大不敢確定的愈多),但是圖書館是弱勢一方這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面對制價完全由廠商決定時,圖書館有沒有因應的措施?

作採購就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法,各圖書館聯合起來議價、採購,當採購案大到一個規模時,廠商因為規模及利潤的關係,其立場則較不會強勢,也無法各個擊破,上次哈佛圖書館Michael Leach館長在會議裡就有提到,大館總是被提高了價錢,小館雖相對較低,但是在館內經費比例上,也不是少到哪兒去,簡言之,就是看你有多少錢,能拿多少就拿多少,計價沒個準兒,但是在合作採購上,這個問題就會被攤在陽光下了。目前國內在合作採購上最有名、規模也最大的該是馬上要辦年會的「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CONCERT)。而國內大多是電子資源的聯合採購,因為期刊等電子資源的價格,可以說亂飆一氣(別和我啥油錢漲、期刊也漲啦~),而紙本則需求沒那麼大。

子資源合作採購有很多優點,包括政府會補助,在館藏量上會比較多,(符合需求嗎?),若是聯合館藏的話,可以共享資源,經費是共同分擔,對於本館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但是同樣的,也會有其缺失,包括了介面上的統一與否,是用廠商的介面,還是能併入館內opac系統,是ACCESS 還是Ownership?如何協調各館的需求?聯合採購後由誰負責維護和聯絡原廠等…這些都是有可以思考的地方,也有很多的相關論文有討論過,不過,我要把重點放在代理商的角色上,代理商在合作採購上是否是一個選項之一? 或是代理商是廠商的臥底,還是圖書館方的後援角色呢???

(明天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