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的以往與現在

千五百多年前的夕陽下,掛在牛角上的竹簡正搖晃悠著,青牛上的老者正構思著他將會流傳後世的著作,也許忘了些什麼? 他抬起頭想了想,算了,沒有關係,回去查查櫃上的竹簡吧。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的他,有著平民無法想像的資源可以讓他靜思。

方的夕陽,在二河流域卻是入了夜,亞述的國王,亞塞班尼波(Ashurbanipal)正為他的圖書館瘋狂的收集著泥版。他喃喃的自語的迴音充斥在廣大的建築裡:「智慧之神納布啊,請幫助我在泥上刻下文字,我會依序排列、校對它們,讓王室深造與吟誦著他們,並存放他們,直到永遠…」(註1)。這些泥版,有著自已的尊嚴,就連王也要敬畏它們「凡敬畏安努與安突神的人,須善待它、並尊重它,抹除它的,願諸神詛咒那個人…」,對知識不敬的人們啊,你們有禍了…

年過去了,東方的中國明朝時代,一個書院裡的院生,正趕著回院裡,昨天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無不為」至今他仍未能充份理解,他正在想不知朱老是否有其注釋於書內,跨進了門檻,迅速的穿過頂上的「白鹿洞」三字匾額,他直往藏書樓而去。

至近代,1918年,一個動亂的國家,一個青年在大學圖書館裡擔任著館員,平民出身的他在圖書館裡蜇伏著,與二千五百年前不同的是,他不用任官,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識,他在思考在理解他想要知道的知識,但他不知道,在未來的歷史裡,他將扮演也許他沒想過會成為這樣角色的角色。

現在,國中生正為著暑假作業而煩惱,老師要他為「連爺爺回來了」這件事進行研究,上了網,上了Google,他Key下了爸爸告訴他的「國共戰爭」的關鍵字,數以千計的資料出現在光幕上…毛澤東是誰? 他想。但,只要他輕輕的按下滑鼠,他馬上就能進行更多的了解。也許半小時內,剪貼就能完成他的作業。

數位對二者的衝擊

數千年的發展,圖書館從原本的貴族、皇室才能利用知識的象牙塔,慢慢成為知識份子能去接觸的高台,再成為一般普羅就能坐擁的書城,而至今,只要上網就能得到許多(不是一切)的知識。

書館正如攝影一般,由貴族而成平民,門檻由不可接近成為每人都能得到,而我們所學的圖書館學專業,是否如攝影學理論一般,在平民化的過程中,專業變成不再是一個奧密的知識,而是唾手可得就能被取而代之的操作?我們原本自豪的知識組織與資訊檢索的功夫,在強大的全文檢索功能的威脅下能有多少能受人肯定的地方呢?在專門圖書館工作的同道也該常遇到,Top User的專業檢索,除了他們了解自已的專業以外,他們能找到的資訊常會讓我們這些「資訊專家」覺得喪氣。有些像攝影師看到一個國中生拍出來自已想要卻不可得的感覺一樣,更慘的是,那「國中生」還是真才實學的比你懂得多啊…

設備方面二者也是近似,圖書館原本需要許多的硬、軟體,才能提供給使用者更種媒體的資訊服務,這些門檻在使用者端而言卻是大大的降低了,我只要台電腦,我只要能上網,我就可以有除了紙本/類比以外所有媒體的資訊,以往花了大錢買的縮影閱讀機、一堆的錄放影機、dvd,現在,在數位掛帥下,還需要嗎? 我們在大學所學的「視聽資料保存期限、如何保養」「書本紙質的年限」等等傳統的專業,數位盛行下,似乎也沒太多人關注了。攝影同樣,「底片的保存」,「沖片的技巧」,只要化身成0與1的符號,好像意義也不是很大…

上面來看,不論攝影也好,圖書館學也好,我們的技術-被取代,我們的知識--不再重要,我們的專業--嗯??還是專業嗎?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的價值不再嗎? 榮景退去,只剩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新方向

次新科技的出現,總是會讓被衝擊的產業緊張不已,傳統攝影是如此,圖書館學也是如此。傳統底片愛好者從剛開始的抗拒,認為像素過低,解析度不足,認為是假攝影(後製的關係),是沒有技術的下乘之學,到現在各家大廠紛紛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努力發展更完整的鏡頭群和機身。數位必定是因為有其優點,而讓使用者接受,迫使廠商放掉軟片的市場而開發新的戰場,柯達就是一個例子,在數位相機發展的前期,柯達因為其軟片沖洗市場獨大,而不想放掉這塊大餅,於是在起跑線上並沒有積極研發,有一陣子,其營業額受到重擊,才開始努力開發數位相機,力挽狂瀾。誰要是認為可以抗拒不可抗拒的潮流或是不努力去適應趨勢,結果就是淘汰,看看許多的傳統機身廠現在經營的苦境,十年前有誰想得到Contax會倒呢?這家能表視蔡司鏡頭風味的經典,還是在這波革命裡應聲而倒。

書館也是如此,我們有數千年的歷史,我們也歷經了數次變革,但是在每次的變革裡,圖書館學是愈來愈興盛,還是慢慢的失去我們的優勢? 當危機過去 ,卻錯失了轉機的機會,我們其實還是輸家。

道我們就要拋下傳統的所有,去迎接所有的新事物嗎?只要新科技就是潮流和典範? 不是的,絕對不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認清本質,攝影的本質是什麼? 圖書館學的本質是什麼?

特(Roland Barthes)認為「此曾在」(That-has-been)是攝影本質,如果是如此,不論是什麼機身、什麼手法,傳統還是數位,那只是個工具,攝影就是要表現出"曾在"的永恆的那一刻,所有的理論會演進,「決定的瞬間」還是會存在,數位相機的出現,只是讓攝影變得更加親民而已,而"專業"的攝影師,則更需要增加自已構圖、色彩等得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已透過鏡頭表現出來,攝影師的專業不在於他的機身有多好,鏡頭有多貴,而是更回歸到攝影的本質,表現那一個瞬間,我相信攝影在數位的同時,會創造出更佳的作品。

圖書館的本質呢? 我們是要服務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在1與0的數位革命裡,有什麼樣的館員會被稱之好的館員呢? 是會和所有人一樣會使用Google而已,還是能確實的對一些學科和思想能有自已的認識,工具的掌握只是條件之一,我們的本質是不是要回到以前,最早以前,確實是一個知識的入口,智慧的專家。有人問我文學能推介的書,我是不是心中有一些候選呢? 是的,一個人能讀的東西很少,是不是能做一個討論的園地,大家分著做自已有興趣的學科? 知識的內化才是重要的,館員的價值在這裡,是任何機器無法取而代之…這才該是核心的價值。
註1:藏書考:圖書館的誕生與沿革/萊諾.卡森 p.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