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知道把攝影扯到圖書館學是件很難令人信服的事,Ipod能和圖書館相結合已經夠遠了,攝影??? 幫幫忙…
這不是新的技術介紹,而是在我心裡一直有的想法,其實攝影從傳統到現在數位的發展和圖書館學有一些類似的情狀,相比之下也蠻有趣的。

攝影的經驗
傳統的攝影
學時候,那時就讀於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系,也就是現在的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我們有分三組,一是圖書資訊組,一是資訊組,另一組是視教組,對於視教媒體很有興趣(也就是對圖書資訊學沒興趣)的我,自然選了視教組. 自大二開始分組後,選修課就會有所不同,視教組裡的必選修(一定要選的選修的意思, 什麼意思嘛),就包含了攝影學這門課。

的,攝影學,這門讓我們又愛又恨的課,愛的是拍照真的很好玩,恨的是,底片和相紙好貴,窮苦的我那時是最窮的時期,拍完照片後,還得進暗房沖片,一進去就是一個下午,一不小心,除了藥水把牛仔褲弄完蛋外,最慘的是整捲拍的底片被自已沖壞,常出現拍不好的沖得好,拍得好的全曝光,拍得好、沖得好的話就會放大失焦,欲哭無淚、造化弄人就是這種情形…期末時,暗房擠瘋了,教資系和大傳系的常常為了爭暗房吵了起來,最後附近的手工沖洗店常得熬夜加班為學生沖片。

時我們用的是Nikon FM2機身,是手動對焦機械機身的代表機種之一,至今一台二手的也要價七千多,因為是手動的機種,在攝影過程時測光、對焦、手振等每一個環節都要注意,我們用的是黑白底片,構圖、角度、曝光就更顯得重要,暗房沖洗時,每種藥水的時間,放大的對焦,沖洗時的動作(不會的話照片會有水痕),一但失敗就是重來,而光掌握這些技術層面還不夠,一個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意象的掌握,所有的要件都達到了,才會有一張萬中選一可以見人的作品。那時的攝影,是一種技術,是一種專業,更是一種美學的代表,再現實些,你想要學習
攝影,也得花費不少的錢財才能跨進來。

數位的革命
二○○○年至二○○五年,這五年來,台灣數位相機是以超快的速度發展中,二○○二年五月我退伍,用當兵時的存款買了第一台數位相機,富士的50i,當時一台要價一萬四千元,還是狠下心買了下來,也是拍得不亦樂乎,當然,沒有什麼構圖等等,就是拍生活照,不用沖洗、不用擔心按下去就要花去至少五元的成本(這是沖加底片的錢喔,還沒洗成照片喔),當然,之前的傻瓜相機就可以做到了,但是不必負擔沖洗的錢,就可以大膽的按快門,狂拍…那時能買得起數位相機的人也沒像現在一般人手一台,而現在…請到無名小站的相本區看看,國中生就有自已的數位相機了[可愛妹妹裝可愛,夏天細肩帶大展等的標題一堆],不用負擔底片錢,就狂按吧,拍不好,就刪了再拍吧…高興就好囉。

傳統到數位攝影的理論

攝影的大多會熟知攝影大師布烈松(Henri Cartier-Bresson)所提出的「決定的瞬間」的理論/思想:「拍照在於捕捉現實世界裡某個極其微妙的一瞬間,整個影像的意義,就來自於那一個瞬間的獨特性。那是一種時間的哲學,教導攝影師如何透過鏡頭,去尋找那獨一無二的瞬間時刻。」就我的解讀,當然構圖和顏色等許多技巧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能捉到這「決定的瞬間」,這張照片就能不朽,所以我們知道世界地理雜誌裡的「阿富汗的少女」,她眼睛露出驚恐的瞬間,震撼全世界,或是你在樓梯間碰到錯身的老太太,你拍下了這個瞬間,或是你正好拍到了朱自清的爸爸彎下腰撿起了那幾顆橘子的瞬間,這個能撼動人心的時刻收進了你的底片,那一刻,你就是大師,少了這個時刻,你的構圖、顏色、角度等等都可以很好,卻少了靈魂…

以前,能加入「大師候選人」的,是那些能負擔機身、底片、沖洗費用並無時無刻把重達一公斤設備的專業攝影師,才有機會身處在不同環境在不可預期的時刻拍到,現在呢? 如名片一般大小的相機,就在講台前每個學生的包包裡面,他們可以拿著它,在任何時刻,甚至在不自覺自拍亂按快門的同時,補捉到這一個時刻。(雖然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只會拿著它自已擠眉弄眼…包括我),身穿攝影師背心的攝影師,在捕捉「決定的瞬間」時,說不定還輸給這些不按牌理出牌的非專業…盲拍的技巧? 誰管啊,就亂拍就好了,誰還要練「所看即所拍」的扎實工夫?

理論太累,就說証件照就可以了,以往,我們得到照像館,聽攝影師(?)折騰個半小時,再等個半天才能洗出來,現在呢…在家靠著個白牆,拍完就用印表機印出來,國中生說不定就能做到了。攝影還是個專業嗎? 那些技巧、理論在現在看起來是不是有些可笑了呢?

看到這兒,是不是覺得有和圖書館學有些相似了?(明日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