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珍小姐是誠品書店的督導,今日分享了誠品的很多經驗,今天的演講之中,可以非常明顯的感受到她對書店的熱情和對自已工作意義的認可,陳小姐對書的熱愛與努力,讓我在下面一直點頭。誠品能成功,若員工都如陳小姐一般認真,我想其來有自,思考與執行、認可與付出,再加上十六年來的經驗,與在營利事業裡的強大壓力下,造就了目前的誠品。
這種認可和努力,是值得去努力學習…

後有人提問,為何誠品能選書如此的精準(提問學姐是專門圖書館館員,有請他們幫忙選書,後來被機構的專家所稱讚),陳小姐在後來有說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機器不能推介,機器不能分類,書店的人員在閱讀充實自已,這些就是專業,這些機器是不能取代的。」
圖書館員的核心和價值,正該是在這種核心上,唯有以人/讀者為本,我相信未來絕不是如opac之死、圖書館之死這樣的悲觀。相反的,若真因科技的發展/威脅,讓我們去反思我們的價值,也許正是破除原本的迷思的大好機會。

以下為來得及的紀錄
-----

書店行銷趨勢與閱 行銷閱讀的創意與樂趣 從誠品書店經驗談起
by誠品書店中區督導 陳富珍小姐


陳小姐表示她個人的經驗是在誠品書店,以企業的角度和圖書館的角度不同,但是在服務的角度是一樣的。今天的題目有很多東西可以分享,但是閱讀一定是能帶給我們很多的樂趣。

本日會分成幾個面向來談,一般人一聽到行銷,只會想到sale,但是現在,更重要的是服務面。許多的東西到處可以買到,像是手提電腦,可以到全國或是x坤上面,但是取決的決定,現在大多是在服務上,誠品就是在這上面有自已的堅持,也就是行銷服務。

行銷閱讀的創意與樂趣
從杜樂的圖來看十五世紀的書呆子形象,和書架閱讀機的事,而中國人的閱讀,從明朝的戴明的舟中閱讀來看,是件很悠閒的禪意。

行銷閱讀的重要元素

「人(你和我)」-------「夢想+熱情+服務+活力」
|
「空間」 --- 「商品」--- 「活動」

熱情是很重要的,陳富珍督倒,舉例在某片dvd上,因為認同這是一件很好的dvd,所以,大力推介,而讀者也認同,很快就賣出去了,因為是熱情,而讀者可以感受的到。

誠品書店的空間:
●人是環境的主體。
● 空間是閱的一環
● 美是人性的原始的欲望
● 體貼是服務的根本
● 舒適是良好互動的開始

空間改造的條件,環境資金創意經驗的結合
政府的建築一直以來,明明都有這些條件,卻不是有很好的呈現,不過近年來好得多了。
誠品書店的高書架最高是二百四十公分,小朋友書架最高的是二百~一百八,而在兒童會有其設計的椅子,空間是以服務而去設想的。

陳督導舉敦南舊店的例子,「看不見的書店」的徵文,讓讀者去發揮去想他們想要的書店,後來產生了第一個二十四小時的書店。在舊店要換至目前的地方時,陳水扁市長還有當說客「台北不缺百貨、卻很需要書店。」於是把敦南店移至新光大樓處。
而中友店,圓形的造型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美麗的書店,兒童區又是不同的感覺。


書店行銷的趨勢

1989~2005誠品書店十六年和台灣閱讀文化的改變:讓圖書出版的丰富多元,閱讀品味的提升。

其時空背景
書店通路-傳統經營期(1983前)
.店舖型態-
1、 書報攤(交通樞紐、接駁中心)
2、 小型圖書文具店(中小學近)
3、 傳統獨立書站(火車站前、學校附近為主)
.經營特色
1、 家庭金經營、管理制度欠缺
2、 賣場雜亂、燈光昏暗
3、 滿足街坊需求

書店通路-連銷經營1983年後
第一波革命(八○年代)
金石堂 標準化的店面 建立書店品牌、引進銷書排行
第二波(九○年代)
誠品 書店空間品質 大量西幼、文化環境轉型 連銷而不複製 圖象閱讀的重要

誠品書店的創立的背景(1989)
自由化與「第一階段」的全球化
.政經背景-87年解嚴、88年報禁解除、黨禁
.文化背景-第二波海外知識份子返國潮,人文/art的學風大盛
.社會背景-國民所得突破八千美元,民間觀光旅遊興起,視野大富拓寬。富裕社會中,休閒及精神生活需求增大
.消費環境-各種型態國際品牌引入,商品多樣化(卻有資訊缺口:出版書類還是只有傳統類別、外文書引進有限、衛星有線電視及網路尚未成形)


台灣圖書出版市場-上游
1960-2001的四十年中,出版商多了十倍,風格從六○年代教科書到七○年代文學到八○年代的商業和非文學到九○年的勵志心靈等,九五年的生活風格、圖文書,二○○一年的商業企管等等的演進。

台灣圖書出版市場-中盤
經銷體系
1、出版社 連鎖書店
社方- 2、雜誌社 ---總經銷----中盤商--- 新興通路
3、文具/影音/玩具商 傳統書店
經銷商現況
二極化的發展 集團vs小眾的二極發展

● 大型出版社採取部分直往及部分委託中盤之略,主導性強
● 中小型出版社對中盤仰賴度高,通常全面委託總經銷
等等…


圖書閱讀的多元化:
● 敬重多元閱讀的樂趣
● 滿足各種讀者的需求
● 小眾出版的文化關照
● 延伸閱讀的觀念推廣
● 主題閱讀的價值意義

誠品中友店為例,要七千多萬的資金才能營業,誠品也是可以把重點放在暢銷書上,可以節省成品,但是誠品願意多放些心思於小眾出版上,讓閱讀多元。

陳督導拿一張圖片可以看成少女或老婦的圖,來舉例一本書不同人來看,是不同的角度。

主題書展的企劃->行銷閱讀
創意發想->推介好書->服務讀者


誠品的活動
2004誠品十五周年:最愛一百小說大選
不光是只有書店去推介,也讓讀者能推介給讀者的管道,雖然第一名還是哈利波特,(流行的大眾),不過令人開心的是,第二名是紅樓夢,而很多經典都入選了,像是米蘭昆得拉「生命不可承受的輕」等等(我不喜歡這本:p)
2003誠品讀書節:文藝復興->重讀經典
2002 典範學習-傳記書
2000誠品11周:千禧年->時間書展
是去法國時,看到當時的展覽,就有了這個想法,有時靈感會突然出現,不是完全要在書堆裡去找,該去多看看。
1996春天的導讀計劃:名人推介書
選擇上要注意,找蔣勳推介電腦書,總是有些問題。


多元知識向度的發聲
1995台灣環境生態書展
1995秋冬服裝書展
1996彩虹的天空->同志書展
1996落地麥子不死->張愛玲書展
1997東方明珠今昔->香港回歸書展
1998台中.作家書展
2002單騎悠遊.閱讀幸福->旅行書展
2004誠品旅行節->運動旅行

借力使力的銷售最方便,像是當公視的張愛玲的「她從海上來」播出後,讓她的書又開始再賣,而胡蘭成的書更讓人覺得!#$!…
如何在年代裡捉到氛圍和脈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書店不只是書店
靜態圖書經營與動態藝文活動參酌並進,知性休閒場域的體現。
陳督導表示誠品把閱讀擴大解釋,把展覽、演講也當做另一方面的閱讀:一年五百場的展演活動,質與量
深度與廣度
時間與熱情
累積文化的厚度。

聽見者的需求->回應與服務
2002~2004 三份家庭書單的產生
.協助父母挑書
.協助教師找教材
.推介有趣好玩的書
.用好書陪孩子成長

陳督導與同事的例子,她是十六年前兒童館的經理,一天在路上遇到十六年前的小孩和其母親,依然認出她,以前說故事時的三yr小朋友,已成為一個大人了,也影響了他閱讀一生的習慣,証明在熱情的服務下,會有更多的人被影響,也讓她很有成就感。
而誠品夜書店也是誠品為了能服務更多的人,而推出二十四小時的服務,雖有其問題,但是還是能有更好的服務。
服務不是只悶著頭服務,而是要更貼近讀者,年輕的家長不會挑童書,書店人員就該去研究他們的需求,於是按年紀分了三份書單,給不同年紀的小朋友。

書店能,公共圖書館能不能?
世界個地愛書人的熱情->讓文化資產發光->讓生活美好
推介書…書店風景.鐘芳玲著
查令十字路

學生時期的時候,並沒有錢,公共圖書館就扮演了很好的角色,陳小姐不擔心,公共圖書館會搶了出版的生意,閱讀習慣的養成,能讓一個人有經濟能力後買更多的書,共存共榮。

世界四大書展
.倫敦書展
.美國BER書展
.法蘭克福書展
.波隆那兒童書展
古城用童書開創新風情,是用書改造了城市最佳的案例。

全球化的年代裡,沒有人可以預測到底趨勢在哪?

書店與圖書館
.知識益趣的傳遞者
.人文資源的推廣者
|  
利已和利他
|
改造空間<丰富藏書、優質展演、熱情服務>

我們都是進行很有意義的工作。

行銷
經濟學:需要創造存在的必要、服務提升更高的價值。
在現在多的世界裡,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所謂趨勢就是趨勢。魔鬼多在細節裡(郭台銘)
行銷的基本功夫:資訊的收集->執行力
像是,世界四大文學獎是哪些呢?



問與答:
誠品人的錄用特質?
熱情和服務態度是最重要的,而專業反而排在後面。當然有專業最好,但是看背景不見得有用,中文系也有不閱讀的,學企管的也有人很愛閱讀的。來書店工作的同事,至少是對書店而有興趣的人,這是基本的。早上上班時,每個書區的人會介紹自已區域的書,可以讓同事能有些概念,介紹的好的話,有時還有”內銷”的現象
(梁董按:我是真的很愛書的嗎?我有那麼多的熱情嗎?)
(圖書館員彼此分享的重要性)

如何維持對工作的熱情?
推介看「為自已出征」「僕人」「誰端走了我的魯肉」三本書(是的,乳酪成魯肉了…是我打錯了,而且是真的打錯了…不過還是很好笑,就留著吧…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