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Google前陣子要把哈佛等五名校的圖書館館藏數位化的事,一直有些想法,然而,又是很模糊以至無法下筆。前文有提出Google是敵人還是盟友的看法,看樣子,以這五校的看法,應該是盟友吧,但是走到最後,我們還剩下什麼呢???

倒是最近有這條新聞
炮轟英語霸權 法國人向“Google圖書館”宣戰」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3/10/content_2678174.htm

法國國家圖書館的館長,站出來發言,就我們一般印象,法國對其自有文化,有自已的傲氣,對於美式/盎格魯撒克遜 的文化,相比我們,總是帶了些些的敵意。他不從圖書館的地位及功能提出異議,而是從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看似是異議,卻值得深思的看法。

---------

  “任何一種新的資訊溝通模式,不僅僅是簡單地取代了前面的舊有模式,還附加了新的價值觀。”

——法國國家圖書館館長讓內伊


他提出了Google是方便功能很強,是新時代的資訊溝通模式,然而,在這裡面,所夾帶的文化價值,或是我解讀為「文化侵略」,在不知不覺裡就改變了原有的文化。他提到:

“我記得1989年紀念法國大革命200週年時的情景。那時我負責某些慶祝活動。當我們籌劃紀念活動時,我們不得不搜尋英國或美國檔案庫中的資料與解釋,其中很多都是被歪曲了的。這一經驗是具有教育性的,使我們開始充滿警惕。”

台灣在推行本土化的同時,卻又擁抱著美國文化,我們原有的文化,本質在哪??顧此失彼是件很危險的事,圖書館與社會學在Google圖書館這件事上產生了交集。


另外,他也提供經費上的不平均,其開支不到Google的千分之一,不光是他們如此,於台灣內,圖書館彼此的經費就很有問題,雖說世事本如此,再看看對岸,在社會主義的體制下,引文分析資料庫能用加值以營利自給自足,國內…卻是另一番景象。政府或是國民所重視的東西不同,所得資源自然也是不同。



對於資訊的全球化,這是件好事,至少,這些資源不再是由這幾個圖書館所獨占,而成為公開的資源,開放給全世界共享,雖說法國也許是站在其文化自尊上,會有較大的反彈,但也不失為一個另一方面的思考方向。

不管Google做圖書館館藏數位化這件事,背後有什麼陰謀/陽謀(我絕不相信他是為了"資訊公開"這種公益而無償的進行),然而,在過程裡,圖書館界就該思考,為什麼?他背後的原因?他能得到的利益是什麼,這樣,才不會球權是永遠在別人的手裡,圖書館才能有生存的適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