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學圖書館到底要不要買鬼滅之刃!?

 

這事兒其實已經開始降低熱度了,但是我覺得還是可以拿出來討論一下,說實話,隔些年類似的事件總是會出現,特別是有現象級的文本/主題類型出現時,圖書館就會重新的思考自身的館藏政策以及接下來對讀者的影響,像是:我在2005年時就有討論大學圖書館到底該不該訂閱蘋果日報;大學/公共圖書館該不該買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等等。

前陣子的鬼滅之刃風潮亦是如此,特別是電影版上映後,在幾個大型的小學家長粉絲頁中也出現了不同意見。 許多家長表示與孩子一同看完後覺得太好看了,太熱血了,也表達了兄妹之愛、友誼之美,還有許多人性轉折的思考,很有教育意義,所以看完後回家就帶了孩子一同補完「動畫」/「漫畫」的鬼滅。不只在網路上,鬼滅也影響了小學生的學校生活,我們家小樂(4)小寶(1)回家也會和我分享,某某同學帶了漫畫到校,然後下課傳閱或是模仿。更別提只要男孩子們一多就會玩打來打去的遊戲,比較基礎的會口呼中文的「水之呼吸」「炎之呼吸」,高端些的,則是原文原音重現。個人覺得沒什麼,不就是我們小時候每個都高喊要保護雅典娜,手都在那比來比去流星拳,或是中二些的小朋友每次都裝著把眼睛插瞎才能來個盧山昇龍霸一樣。但是有些家長則對鬼滅的畫面感到不安,如滅鬼一定要把頭砍下來的設定,鬼殘暴的本性與行為的描寫,在最後幾話的死戰中,那個頭、四肢真的是飛來飛去,也有些比較敏感的孩子的確看完惡夢數週,需要心理醫生介入才好些。於是乎家長在社群媒體中對戰,閱讀教師中也有些討論:到底要不要買?

先從實務上能不能買來看:答案為可以!

原因很簡單,鬼滅的漫畫在圖書分級中列為:「普遍級」

 

螢幕擷取畫面 2021-03-11 113252.png螢幕擷取畫面 2021-03-11 113321.png

 

是的,這是普級,就是幼兒也可以看的普級喔~誰分的? 依目前的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管理辦法,是出版社自行分級,出版業者有成立出版品分級評議委員會進行審查,且不論如何審查以及爭議(WIKI),目前圖書部份,僅有普級與限制二類,可想而知,以鬼滅這類面向少年的漫畫,出版社絕不樂見分為「限級」。圖書又不如影片中間還有「輔導、保護」2級可以緩衝,所以自然造成內容會讓小一小二的小朋友看到晚上惡夢了。BUT!!!! 是.普.遍.級!!!,如果媽媽想要給BABY看當睡前故事繪本的話,在規章上是可以的。因此,圖書館是可以買入館內滴。普級、普級、普級呵呵呵呵

如果這樣,合法的話就可以買了啊~ 這麼熱門有什麼好想的,借閱率鐵高啊,績效高能啊,還不買好買滿!

不,個人覺得圖書館員存在價值就該在此,我們該進一步思考對於讀者的影響以及權衡與取捨,小學的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該在哪裡? 是培育學生閱讀習慣、促進閱讀理解,並協作學習,還是我覺得可漫畫來養成學生進圖書館的習慣? 好的漫畫可以傳達認為重要的核心價值(親情、友誼),雖然有些畫面過激,但我覺得沒問題,那就可以購買。並非對錯。要強調的是,館員有沒有思考、了解、甚至與家長溝通最後決定並為決定負責與辯護呢? 當進行這些看似麻煩的過程時候,家長/大衆定會見到圖書館員/閱讀教師的價值、思考與努力,我們的重要性亦由此彰顯。

 

所以,到底要不要買鬼滅之刃!? 沒有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正如前文所提的蘋果、格雷事件,事隔多年,圖書館也都早買了蘋果日報,買著買著連壹週刊都倒了,蘋果日報也不如當年意氣風發,而格雷,別說紙本圖書了,格雷的電影版都有人覺得不夠強力! 證明了太陽下沒有新鮮事,價值觀也是會變動的。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有每個人的答案,而我的答案是:不!!! 因為我認為要讓孩子認識友誼與友愛,我會推介「愛的教育」,要熱血,我會推老人與海、貓戰士等等高年級前的孩子,鬼滅,我是不會給他們看的。您也可以有您的答案!

喔對了,鬼滅的動畫分級是16+ (Netflix),家長們給孩子看前請先想想。

 

 

補充:關於圖書分級的思維脈絡,可見邱炯友老師的文章《圖書分級制度: 自律與檢查制度的理性妥協》,

文章標籤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邀約廠商參與圖書館活動? 邀約信的寫法

圖書館為了推廣資源的使用率,而各家書商/資料庫廠商也為了推廣自家產品的使用數據,往往會舉辦各類活動,小至自辦推廣活動,大到圖書館週、各校校慶、或是要舉辦大型研討會,圖書館都需要邀請各家廠商參與,簡單的就是尋求小紀念品的贊助,比較複雜的則是邀請到館擺攤,第一線與讀者/學生互動。各家廠商也都很習慣這類的邀約,也會視情況出席。那進行活動的第一步,就是寫信邀約廠商了。

那,該怎麼寫呢? 當第一次擔任活動承辦人時,應怎麼著手呢?中編(中年小編,不是中文編目)長年辦理活動,可以提供活動苦手一些小建議參考菸酒研究。
首先不用擔心,這類邀請信函並沒有所謂的「正確格式」,這也不是公文,所以可以按照自已風格來寫,有些人比較訴諸情感,有些人則是以效率為先,對廠商來說,能夠收到足夠的資訊是更為重要的,所以大約有些原則可以把握:

一、    闡明活動主要資訊
第一段簡單將活動最重要的資訊,以說明的方式寫明,不用太長,簡要為主:
“吧台圖書館館預計12月10日(二)於宜蘭校區圖書館書館舉辦「電子資源酒吧酷酷喝」活動。敬邀貴公司共襄盛舉,以推廣圖書館資源,同時建立讀者資訊素養、培養運用電子資源之能力,活動說明如下:”

上述段落簡要的說明了活動時間、地點、名稱與活動目標,使對方能快速理解活動的內容,並提出了邀約。

二、    活動的各項資訊
其後,就可以分項的說明詳細的活動相關資訊,方便閱讀,我的習慣以條列式分項列出:
1    活動名稱:這沒問題。
2    活動時間/地點:這裡把細項寫上去,像是在圖書館的某區。時間部份可以說明需於活動前15分鐘場佈完畢等等。
3    活動進行方式(活動設計):簡要說明一下。

三、    可提供之支援與設備。
這點蠻重要的,如果在信件中寫好,就可以省去一堆電話與連絡的後續連絡的時間,一般來說,會被問的會是電源、桌子大小、有無海報架。
有一個很需要注意,便當,人家都來出席活動了,提供個便當該可以吧,有同道會說,我們真的沒錢啊,那可以提供代訂該沒問題吧,簡單的詢問,帶來的暖心的感受,下次辦活動也比較有交情些。

四、    結尾與連絡人:這不用多說
五、附件:這裡就看情況,視活動的程度,如果是大型活動,要放海報區的話,那場地的規劃圖就要出來,包括攤位的排列、編號,如果海報的設計也有規範,一樣就要說明,不過到這類等級,通常都是到研討會的程度了。

上述就是簡單的說明,後面附上幾個範例,可以參考。

個人一直以為,圖書資訊廠商與圖書館應為互榮互生的關係,也應是推動閱讀的夥伴,因此邀約的信件應是體現互相尊重,我見過有同道將廠商做為下屬或是很不尊重的方式去信要求配合活動,或是要求贊助。能不能拿到贊助,我相信沒問題,畢竟甲方威能嘛。但是在這裡分享一個經歷大家可以參考。
多年前初出社會時在某研究單位擔任圖書館助理,結果高層辦公室秘書因請婚假,小助理就被調至高層辦公室職代二個月,當年需辦理一個大型的會議,小助理我被分派連個各家合作廠商,注意,不是圖書館相關的廠商,而是研究單位的相關產業,寫了電子郵件後,一通一通電話連絡與確認,並針對其需求耐心回復與協調各單位,在做完這事後,因就讀碩班,所以沒真的參加該會,離職就學去。
後來在校接到電話,是高層辦公室的秘書打來,說高層詢問這次會議的參與廠商是歷年來最多,還有人詢問那個「秘書」在哪,因為提供的協助很完善,他們本來無法參加,但後來想想麻煩我很多,不來不好意思,於是也到場參與。
    我相信,在尊重彼此的前題下,館方與廠商方是可以更能合作貼近讀者的需求而共存共榮。(漲訂購費時也請想一下啦)

 

---------
合作夥伴 您好,

吧台圖書館館預計12月11日(二)於圖書館舉勵「電子資源喝到飽」活動。敬邀貴公司共襄盛舉,以推廣圖書館資源,同時建立讀者資訊素養、培養運用電子資源之能力,活動說明如下

一、 活動名稱:電子資源喝到飽
二、活動時間/地點:
2021年12月11日(二)10:00-16:30圖書館二樓學習吧台共飲區
三、活動內容:
建請推廣本館採購之電子資源。可自行規劃互動方式,並可提供DM、贈品或,建議利用平板、手機為互動工具。活動當日讀者持集點卡至各攤位,煩請活動後蓋章,讀者完成集點本後,圖書館將提供禮品,並隨機抽籤幸運讀者贈送獎品。
四、現場設備:
本館提供電源插座、桌(100cm*80cm)、椅及與ipad、若有桌巾需求敬請提前告知,其他設備請以自行準備為原則。

五、    其它:若有需代訂便當需求請於活動當日10:30前告知。若需開車入校者煩請告知車牌與型號,本館將申請入校證。


期待您的回覆,並殷切期盼您能一起熱情響應。敬請撥冗於3月22日前回傳活動回條,如有任何問題,敬請不吝聯繫.

敬祝
平安順心

酒吧大學圖書館

活動聯絡人:
資訊組梁董小姐 (02-5438438*1438);

文章標籤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國際書展剛結束,據新聞指出今年人數比往年少,亦有人覺得缺少亮點,沒有創新,個人沒有到場,所以也不知道實際的情形如何,倒是得知近日國內出版商對圖書館一直在談公共租借權模式,希望應用在公共圖書館對讀者的借用上,從十年前的書展就一直談電子書,講到現在,快十年了台灣欲沒有發展成為主流,而美國卻已經愈來愈成熟,出版社也愈來愈開放,同時也不斷調整政策來看是否能達到讀者、圖書館、出版社三贏的局面。

Library Journal網站的消息,這個月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 Random House)就宣佈與EBSCO合作,將提供旗下所有的小說與非小說類的21千本的出版品以電子書的型式進行服務,包括了許多重量級作家的作品,而EBSCO的用戶則可透過EBSCO, YBP GOBI, Ingram’s OASIS platform, and Baker & Taylor’s TitleSource 3.這些平臺來購買電子書。

比較值得關注的地方是20161月開始,企鵝書屋修改了其公司銷售政策(Companywide Terms of Sale, TOS),從原本的1本書同時間1個使用者,1年的使用權,每本書要價最高85美元(或是95加幣),改為1本書同時間1個使用者,沒有使用時間限定,要價最高調降為65美元(加幣也是)

我們可以看到,出版商不但開放,還進行調降售價與限制,因應讀者的需求與未來的市場而進行調整。

「藉由使用AdobeDRM技術,所有的EBSCO使用者可以在電腦或是行動裝置的APP來閱讀電子書。」EBSCO的通訊副總裁Kathleen McEvoy表示。「用戶可以全文搜尋圖書的內容」而加入了這些書後,EBSCO擁有了超過80萬本的電子書(梁董:之前買下netLibrary也增加不少吧)

企鵝蘭登不只授權EBSCO,也同時與OverDrive, 3M cloud, Odilo等電子書平台合作,可以看出美國出版商在思考的是如何增加銷售管道,降低購買阻礙,而不是試著以一種模式來獨占市場,限定門檻,也許一旦成功,就能得到回報,但是在整體市場都起不來的情況下,機會需要更多的付出才能得到,成功就更加困難了。

後記

近日開始重新捉生活的節奏,而早上搭高鐵的時間,也慢慢的成為關注圖資界消息一段可利用的時間,今天早上就在高鐵上,身旁130公斤大漢的陪伴下窵完Library Jorunal網站的新聞……

 

文章標籤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公圖服務的一份子,直接面對民眾總是有甘有苦,當有讀者一個好的回應時,總是能帶給我些感動與動力。

 

昨天在值櫃時,有位可愛約三年級的小妹妹穿著可愛洋裝跑過來問我。

「叔叔,請問閱讀認證的書在哪裡,到新館我找不到」

(叔叔??? 我不能當哥哥了…)

告訴她位置後,我起身到她爸爸身邊,和他說目前館藏位置的大約分佈,並歡迎他常來。

當他們走後,又再開始去忙。

隔了約二小時後,突然那個小妹妹又站在我面前,她爸爸站在遠處小聲的和她說:「你說啊…」

正搞不懂時,她怯生生的開口說:「謝謝叔叔。」然後快走到爸爸身後再偷看我。想必是我帥氣逼人讓小女生害羞吧…

心中整個有種開心的感受…

 

我小時候很愛一本書「愛的教育」,裡面父親的角色,總是告訴他的孩子,要成為一個真正有禮的紳士,紳士/淑女並不是種身份,而是種精神,有體貼與感恩的精神…這位爸爸,是我未來教小樂的典範。

 

另一個是在我前面的東南亞主題書展,有一個家庭來到前面,是爸爸帶著孩子,

孩子指著一本東南亞語文的書說:「這是媽媽國家的書耶」

爸爸說:「啊,真好,下次媽媽就不會無聊了。」

也是和他們說我們的館藏位子在哪,心裡也很想和辦書展的同仁分享,大家的辛苦,是有代價的…

爸爸也和我說,未來,他們會常來借這些圖書,他們是一個很好的家庭的感覺…

 

一點點的小故事,一點點的暖暖的感覺,可以支持更好的服務。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正所謂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又到了國際書展的日子了,今年仍不免俗的走馬看花了一趟。
有幾個現象吸引個人的注意。
1、宗教出版社不少
也許是之前沒注意,之前也只有看到慈濟靜思人文的攤位,今年和一貫道併排,又穿得式樣相似,而佈置上又是別出心裁,整個很吸睛…

2、數位出版內容開始進行合作與整合
由台灣數位出版聯盟進行的「百年千書」計劃在書展裡也有小小的一個攤位,吸引我的注意,和展場人員談了,整體資料六月會進行推廣,目前還在進行中,目前已有該計劃與師大圖書館進行合作,若有收錄在百年千書名單內的公共版權的圖書,師大會提供以進行數位化。
終於,台灣開始進行數位內容的製作了,而圖書館界也開始參與其中,目前僅有師大,也因此一些已確定為公共版權的書無法找到,私以為全國圖書館應協助計劃,在數位化開始的時刻才不會缺席。目前已有16本圖書已數位化完成,這些書都是經典,若真能完成千本經典的電子圖書,以學校圖書館來說,已然足矣。針對該計劃將再撰文介紹。

EPUB格式,可以放在IPAD上,也可以放在各種載體上

3.國際書展可以更國際
講到國際書展,指得是全世界的書商都來這裡進行出版交易洽談,不過,我們的國際書展的國際區大多都是各國在台辦事處找些該國的書商,或是就只是找些和該國相關的書,放一下,就算國際了,當然,有很多國外的作者有來演講,但是,台北國際書展……比較像是台灣地區的大型書展,國際度還是可以再高些啊。這不是批評,而是現況就是如此,真希望有朝一日能真的成為一個國際有名的書展,畢竟,正體華文的書展,還是台灣最具規模,而正體字,私以為是最符合華文的字體。

其它,就看看照片吧

大老闆來致辭~

法國區


韓國區,整整一排

澳洲區,和澳洲來的客人(不好笑)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信箱裡收到一份轉寄的文,是財團法人中華語文著作權仲介協會(COLCIA)所發,該單位欲修訂「語文著作逐次授權影印重製使用報酬費率」,徵求各單位意見。

這個單位個人已注意很久了,也連繫及溝通數次,過程蠻複雜的,溝通的經驗也很…有趣,前事不表,簡言之,該單位為代理作者向有影印需求的使用者收取費用,有些像電台播放音樂需要向音樂著作權仲介團體付費才能放一樣的道理,之前有訂過一次收費規則,被打了槍,這次又再提修正案,全文請看此處

本次計費比上次用人頭計費方式合理得多,以影印頁次來算,計費方式也還算合理,以每頁的平均價格來計費,以中文書來看,若以一頁一元以下,讀者每頁要多付1元,以該協會的試算表來看,若印該書的20%(亦即一個合理使用範圍內的感覺),約是要付該書定價的40%,也就是二倍。

這樣的計費的好處是,讀者要是要印超過50%就會寧願買本新書了,有保護到作者,而不需印量太多的使用者,也還可以接受…基本上,我覺得中文書上價格沒太大的問題,只是要在收費和實施上再行討論細節。

但是西文書就很有問題了,今天查了數本西文書,有一本399頁的書,訂價為6270台幣。一頁平均為15.8台幣,我若要印這裡面的資料加上授權金,一頁就要…31元!!!  嚇啊!!! 誰印啊!!!西文書的每頁單價大多都超過10元,以前學生一頁印一元,現在暴增20倍~!!!

真這樣計費,會產生幾個問題,第一個,圖書館的借閱率會大增,學生都會借回家不印了,這樣有省到錢嗎? 沒有!! 因為圖書館要買更多複本,一本6000元!!! 嚇啊!!!!! 第二個,我猜學生不會在圖書館印了,是我的話我自已會買一台多功能事務機,2萬多,要做啥請自已想…我何必要花20倍的錢呢!!@@。第三個,以後圖書館會閃光燈一直閃一直閃一直內,侏儸紀公園裡不是說過嗎?「生命會找到出路的」,學生現在人手一台數位相機,一定是狂拍啦~~

第四個,要是有電子書閱讀器,定價又便宜很多的話,我一定會買一台啦………

(其實寫這麼多,只是要說這個結論)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買了本書:「非普通讀者」, 在回宜蘭的途中,從捷運上車到宜蘭下車,剛好一口氣看完,對喜歡看書的我來說,書中有許多令人共鳴的佳句,不禁點頭會心微笑或是大笑不已,僅管早練就旁若無人的功夫,只是又苦了坐身旁的小宛…

容大要是英國女王在暮年之時,領略了讀書的樂趣,進而不斷的閱讀,也因此,原本所謂的「正常」生活,如剪彩、致詞、接見外賓等,因著閱讀,普通的交流,亦不能滿足她的心靈,因而發生了許多趣事。

內容看來和電子書沒有關係,但是對照聯合報的新聞:「不愛看書人多 電子書難盼春天」,就有些可以思考的地方了。

電子書(內容)在美國銷售上是具其優勢的,因為紙本書,特別是教科書,售價均偏高,而電子書則低了許多。在大陸期刊「出版與發行研究」,安小蘭、譚雲明發表的「亞馬遜電子書經營模式分析」一文內,有對Amazon 電子書的價格提出他們的觀察:

與硬體比起來,消費者對電子書的價格不那麼敏感。而與紙質書比起來,亞馬遜的電子書和期刊等也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一般來說,Kindle書的價格會在10美元以內,是紙本書價格的40%左右。也就是說,讀者只需要花40%的價格就能買到同紙質書一樣的電子書,一些舊書還會便宜到3-4美元;與網上購買紙質書比起來,讀者不必等幾天才能拿到書,同時也不需支付郵寄的費用,如此,則消費者購書的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亞馬遜電子報紙的訂價一般是每月10~14美元,雜誌的訂價則是每月1.5-3美元,部落格的訂價則是每月1.99美元。這些價格比紙本的印刷物都要便宜得多。為了獲得價格優勢,亞馬遜甚至不惜賠本銷售。在美國,由於出版商的堅持,書的電子本和印刷本在價格上是一樣的,按照行規,出版社給亞馬遜的批銷價一般是其定價的4.5折到5折。舉例來說,一本售價26美元的書,亞馬遜以13美元左右進貨,卻以9.9美元的價格賣出,這意味著很多書都是以低於成本價的25%的價格賣出的。亞馬遜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快速佔領和擴大市場,對其他的電子書零售商來說,這是引起爭議的做法,但對消費者來說,價格低廉永遠都是受到歡迎的。

台灣的出版品,基本上定價是一頁一元,再有折扣,與美國相比,算是很便宜的,這等於是說,與美國相比,台灣已少了「價格」上的利基。那消費者願意拿多少錢出來呢? 或是該這樣問,讀者願意花多少錢來閱讀呢??? 

答案是:很少

2002年天下雜誌的調查中,有三成四的民眾,每年買書的費用不到新台幣一千元,七成八民眾每年購書經費在五千元以下。「看書」當主要消遣的民眾只有一成五,台灣民眾每個月平均看2.8本書,這還包括了準備考試的人。

到了2007年8月時更慘,遠見雜誌的閱讀大調查中,25%的人完全不看,25% 的人很少看。這樣不就是50%了嗎?

image

在台灣,每個人就如「非普通讀者」裡的女王一樣,身處資源丰富的環境裡,若願意,每個人都能輕鬆的擁有自已的書城,然而,在電視、online game的包圍下,卻不願展開心靈的眼睛,這,不只是電子書的發展困境而已,而是更高的層次議題。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近日,圖書館這三個字不斷的在媒體上被提到,特別是偷報紙(期刊? ?)這一方面的議題,被討論到不能再討論,各家媒體無不想要查証到~底,有沒有人偷報紙(期刊/),從館長到証人,一堆的口水滿天飛…。政治,非我的興趣,但這事件讓我想到當圖書館遇到偷書時,該採取的措施,以及當外界的人來詢問讀者偷書的過程時,應有的態度。


到偷書這事兒的相關議題,這本由邱淑蘋小姐所著之「圖書館偷書、撕書相關因素與防制之研究」可說是研究深入的專著,以前在論文評析的課程中,拜讀過這本題名與內容都很有趣的論文,有興趣可以借來一觀。

外一部份,就是當外人來詢問圖書館之前事件時,所需採取的態度。若您是圖書館員都知道,圖書館有保護讀者利圖書館之穩私的倫理守則,像是借閱資料內容、使用的時間等,但是若讀者在館內觸犯法律時,圖書館的態度又該如何?

人有遇過的案例有色情狂、偷書賊、偷拍狂、偷錢賊等,圖書館一般的處理方式大多是通知警衛/警察,交由該單位處理,並連絡受害者等後續事宜,大多就交由司法/上級單位處理了,那將來若有人來詢問這些事情時呢?

人以為,圖書館仍需保護圖書館使用者之隱私,不論有或沒有,是與不是,圖書館單位該表示「因圖書館倫理守則中有館員執行職務時,應維護讀者隱私,對於所知悉或持有之機密應予嚴守,對於讀者之隱私並應確實保護之精神,予以保護,若有該資訊之需求,請於圖書館其它單位調查」


是有一天,有狗仔來問我這種問題,我會這樣回答,要是能被登出來的話,我想這對圖書館的專業倫理的樹立,有絕對正面的影響。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書館員這職業…

 

有位朋友寄給我該


讓我突然對圖書館員這職業有些想法~

還記得去年美國把圖書館員這個行業當成最佳十個行業?


今年的美國最佳職業也出來了,圖書館員這次沒有被列進前十名,小退步了一些,但是不要難過,館員還是名列前矛的。在前
31名中,館員排名第17,還是相當不錯喔~


 前幾個名次有:  

 2008美國30個最佳職業

1.聽覺矯治專家

11.髮型師/美容師

21.職業理療師

2.生物醫學設備維修工

12.替人寫作的“槍手

22.驗光師

3.神職人員

13.政府管理人員

23.藥劑師

4.課程培訓專家

14.高等教育管理人員

 24.醫生助理

5.牙醫

15.投資理財專家

25.政治家/選舉官員

6.編輯

16.景觀設計師

26.教授

7.工程師

17.圖書管理員

27.註冊護士

8.消防員

18.開鎖工/安全系統維修工

28.學校心理醫生

9.籌款人

19.管理顧問

29.系統分析師

10.遺傳學顧問

20.協調員

30.城市規劃人員

原文出處: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usnews/edu/college/rankings/rankindex_brief.php

      另外,在排行12個有前途的行業中,與圖書館員有相關的是第4名「數據採掘師」,我想該是Data Mining吧…


    每次看到,我就會與台灣目前的情況比較一下,就不負責任的觀察圖書館學會的徵才資料庫http://www.lac.org.tw/index_2.htm,在五六年前,大多是徵館員,不論是大學、或是各機關圖書館,徵才均是需要館員,在公司行號裡則要人較少,然而近年來,可以看到各公司所需求的人就比例上提高了,特別是「編目」人才上。

    而近年,圖書館徵才時仍是要館員(不是廢話嗎?),但是,前方很多都會加上「約聘」二字,而國立大學以往是徵有高普考資格之館員,現今也改為「約聘」,也不需要高普考資格。


    其實這很好玩,要是學會那求職求才資料庫那仍有檔案,把近六七年的檔案拿來分析一下,一定能看出館員職業生態的改變吧(這是個論文題目了喔~!!有興趣請自行取用,並告訴我一下…我也想知道結果啊)

       那,這些情況來看,我能不能說台灣的圖書館員已走向約聘的方向了,原因是「整體教育環境不佳」,這原因是我自已在大學上班並和許多館員交流後的感想,並沒有什麼根據,而由公司行號不斷的徵求編目人員來看,圖書館將編目外包出去,也該是種近年的情形吧。


 這些都是些現象,不過,我想也是能說明些什麼…


 圖書館員這職業啊~盡在不言中啊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閱讀是一種信仰

我是一個基督徒,從出生開始就是了,到現在還是,中間有一段時間不太好,但是,還是回來了。所以,我該可以算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


當認識我的人知道我週日一定要聚會,週間也有聚會時,往往會來那麼一句:「哇~! 你好虔誠喔。」下一句一定是接這個:「實在看不出來說。」

現在我的反應大多是苦笑,苦笑的原因有幾個,第一、聚會定時和虔誠不是等號啊…我沒那麼ok滴。第二、我的個性實在是太跳了,希望能穩重些,怎麼老是給人這種看不出來的感覺呢。


儘管,定時聚會不等於虔誠,但是虔誠的人,一定會定時聚會(很拗口吧),而且會是很開心的聚會,愈虔誠的人愈是如此。


這和閱讀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我發現,閱讀也是一種信仰…

我曾是一個熱愛閱讀的青少年,一個還能閱讀的青年,一個可以說每月不讀一書,全身少了種「靈氣」的感覺,(我知道我朋友看了一定會大笑,但是自已的確是這樣認為),但是進入了網路時代,這情況開始出現了轉變。


以我的死黨YILI來說吧,他是個實是求事的工程師,非常有目標與規劃性,他和我說過:「要什麼資料,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這和我浪漫的認為閱讀是種心靈上的需求滿足來說,有種死硬的不浪漫感,偏偏長大後的我要找的資料,除去學術上的研究資料外,就機能上,網路的確能滿足我的所有需求:自助旅行、文件設定、攝影技巧、3C評論、新聞現象、社會理論、基本物理…我要什麼東西參考,網路上就有什麼東西,就連文學類也是有數之不盡的東西可以閱讀。


他說的是真的,我沒法子反駁。


漸漸的,我在電腦前的日子多了,我端本書的時間少了
漸漸的,我失去了我的信仰。
漸漸的,我看的東西多了,懂得也多了,卻少了那種閱讀的人文感… 
漸漸的,我愈來愈少和書本聚會了,取而代之的是快速的搜尋與得到答案…

我失去了我的信仰,我的認同出現了混亂…


直到最近,我又開始慢慢的閱讀起來,剛開始時,有種陌生感,拿著書,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我開始強迫自已,每天要用一點時間閱讀一些雜書,看些自已想看的東西,而不是去尋求什麼答案,是種放鬆,而不是在擔心自已不知道什麼,我開始努力的和閱讀聚會,就如同我宗教信仰低潮時,我更需要穩定的聚會一般,勉強自已去、去、去…


 直到一個時刻,有如天啟一般,我掉進了閱讀的世界裡,所有書中的情節、場景、人物、表情、對白,栩栩如生的活在我的眼裡,那個時刻,很短,因為只是一次的埋首和一次抬頭的時間,那個時刻,很長,因為那是整整快一天的時間,從白天到晚上的時間。


那是張大春在小說城邦暴力團中,曾描寫在一種極限的情形,以往閱讀的內容,完完全全活出來的感動,突然想到,我曾有過這種時間啊,在小學時,在中學時,我都有過,卻在大學和現在失去了這種近乎天啟的體驗…


那才是閱讀的價值,不是一個問題一個答案的人生考卷填答題,而是何時何地都會有新想法湧出的靈感之泉。


終於,我找回了我的信仰…


 我定時的與閱讀約會,我開心的期待那個時間。
虔誠的喜愛閱讀。開心的聚會,享受到那個時間,誠如我宗教上的聚會一般…


閱讀,是種信仰。是我的信仰…



 

自我後記

信仰是有高低潮的,閱讀習慣也是如此,若情況不好,就得定時守常的進行閱讀,撐過不好的時間,而閱讀是種個人心智的體會,沒有人能評價另一個人閱讀的價值,完全是主觀的體驗,希望未來的一年裡,我能持續的閱讀。


本文的一些定義:

閱讀定義:指書籍/紙本閱讀

信仰定義:指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非指宗教上的信仰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使用Google Docs也有一陣子了,真的非~常好用,但是,Google的容量已被我用得差不多了,Picasa也快裝滿了,Mail又不想要弄得滿滿滿,Docs裡的資料也不能放太多,我只差一個網路硬碟可以備份一些東西或是分享給別人…今天就看到微軟提供的服務 SkyDrive網路硬碟。




網址:http://skydrive.live.com/
登入:使用MSN帳號即可
容量:5GB!!!!  酷~
介面:中文~酷~
分享性:可以與人分享並設定權限~非常酷。

這一類的服務早有了,但是提供服務的平台「品牌」總是讓我不是太信任,當然,大牌如微軟也是不會認帳的,但總是覺得不會倒…

以下為個人思考:

Web2.0網路服務,已開始影響硬體的發展和應用,也開始改變使用者的習慣,
在以前,我們會認為,規格代表所有,多快效能的cpu,多大的儲存容量,是我們購買筆電、手機等等的評價價格的依據。

但是進入無線通訊的成熟時代,只要有能本機有差不多的處理速度,其它的運算就由網路服務商那裡處理、儲存也可由網路服務提供,要在意的只有「連線到達率」,另外是介面的整合「如何使這些服務能輕易在手機、行動通訊裝置上輕易的利用」

就個人來說, Iphone就是著力在此,之所以不上3G,我想是因為商業考量…Web2.0的應用面向,還沒有結束,特別是在行動通訊上…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過年前,在上班前,到7-11買杯飲料並翻了一下報紙,就看到了篇有關SSCI的讀者投書,大意為公共電視與SSCI均太過於強調,卻忽略了公視與學術其後的真正本質等,心下就犯嘀咕~

別誤會,這篇社論的論點我非常的認同,只是,報紙上把SSCI打成了ICSS了…希望是報社那裡打字出了問題,要是因為是投書者把SSCI寫反了,那那那…套用邱老師後來的信文中的一句「五味雜呈」啊~

過年時,接到邱老師的來信,原來老師也見到前陣子各校狂爭五年五百億,心有所感也投了一篇社論,中間發生些枝節,但最後仍被登於中時的社論上~

有種感覺,特別是近年來,教育當局只針對「短線」的目標與成效要求與鞭策,不看遠景只看利益,其短視已然對高等教育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身為大學圖書館工作的一員,看到老師們為了要升等,為了那所謂的國際期刊投稿加積分的制度,已很難見到需要長時間才能突顯學術價值的研究,轉而的是短線,或是一稿拆三篇等等怪現象…

 只有平衡才能真正的健全環境~



附上老師的全文稿:





台灣需要有更多自己的國際期刊

 

作者:邱炯友

淡江大學 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教授

 

 

前言

教育部五年五百億的「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所引起之爭議,其癥結之一乃在於過度重視國外Thomson ISI所發行的三大引文索引資料庫(SCISSCIA&HCI)之效益,忽略國內人文社會科學之本質與發展。學術期刊與專書的發表常被視為學術成果最具體的證明,但因為講求研究時效,再加上自然理工領域掛帥和網路科技的引導因素下,使得學術期刊成為眾多學術傳播管道和學術評鑑之核心對象。前述三項國外引文資料庫皆以期刊文獻為主,國內許多學者對於藉由該引文資料庫之國際期刊排名等量化指標,而評定人文社會學者學術成就,甚至於推及學者所屬大學之整體表現,則相當不以為然。

試問何謂「國際期刊」?

國內大學與研究機構於鼓勵或評鑑學者發表研究成果於學術期刊時,常以所謂「國際期刊」一詞當成標的,卻始終矯情於「國際期刊」之認知,不敢直稱此標的即為「被收錄於SCISSCIA&HCIEI」期刊之意,但內心實地裡皆逕行等同於此,這種心態即使在若干國內學術期刊已達相當的學術水準,並具有跨國的作者稿源和編務委員會組織,以及受國外著名專業期刊資料庫收錄等事實條件,卻因出刊於「台灣」或囿於中文期刊,而無法被當成「國際期刊」。這種認知邏輯極度窄化了「國際期刊」的內涵及可能,導致台灣的學術界研究成果被特定國外期刊資料庫所掌控;學界也就更少有發行「國際期刊」的雄心壯志;而台灣也斷絕了知識經濟產業、數位內容產業下,拓展「學術期刊出版產業」的多元機會。

對於這些爭議,問題在於我們混淆了「國外期刊」與「國際期刊」之份際。台灣所出版的學術期刊中,僅有極少數獲選於SCI資料庫之列,這些當然也是名符其實的「國際期刊」。然而,我們卻漠視「國際期刊」並不一定等同於「被收錄於SCISSCIA&HCIEI」之事實。

誰來帶領學術出版的紮根運動?

「五年五百億」喊得震天嘎響,政府理應回歸期刊論文供需本質,努力於營造更宏遠目標,積極扶植國內學術期刊之編輯出版;而非僅挹注於國內學者著作的國外期刊發表。台灣確實有少數期刊為了擠進SCI之列,花鉅資引進ElsevierSpringer等國外學術出版商,將原本產自國內自編自導的期刊資源加以改造,藉由國外之資源與技術,快速變裝成「國際期刊」。這之間當然不乏成功案例,它們確實擁有優良的團隊與作品。但是這類變裝手段若是來自於政府(如:國科會)經費主導,在拱手讓與國外出版者經營台灣學術資源的同時,將仍不免產生疑慮,因為以公部門力量不去培植本國學術出版產業,卻反以操短線手段掙得國外青睞,這種不紮根政策,將來恐怕無法面對來自中國大陸學術出版產業之威脅,如果 華文的學術期刊出版終有可與英文學術期刊出版相抗衡的一天,則缺乏政府輔導關愛的台灣學術期刊出版產業將日薄西山。

台灣需要有更多自己的國際期刊。事實上,我們應該有將「國內期刊」轉化為「國際期刊」的信心。如何去蕪存菁,使國內期刊成為優秀的國際期刊,能與優良的國外期刊相媲美?除了期待政府於政策上的支持之外,就需要靠學術期刊評鑑來達成。學術期刊評鑑大致可以分為「論文」與「出版」評鑑,換言之,其應包含兩種意義:稿件內容稽核評鑑與出版業務稽核評鑑。前者重點在於稿件之學術價值與品質,可透過引文計量分析、學術同儕審查等方式處理;後者則應重視編輯業務和流通發行情況,可經由期刊基本形式評鑑,以及其他各式量化或質化指標予以鑑別。目前國內學術評鑑機制大都偏向以引文計量方式來看待學術成就,也就是偏重於期刊「論文」的表現,卻忽略將期刊「出版」評比視為值得關注的事項。

期待:代結語

我們期待國科會或相關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能更深切體認學術期刊本身對學術發展的重要性不亞於論文。就高等教育評鑑機構之業務而言,除了執行大學系所之學術評鑑之外,在國內大學評鑑制度之規劃上,亦可將學術期刊的編輯出版視為一種可評鑑的行政業務項目,進而結合「出版」質化導向的人文社會學優良學術期刊清單與「論文」量化導向的人文社會學引文索引資料庫,與國科會攜手提升台灣學術期刊出版的國際化,以及使人文社會學學者得以透過國內引文資料庫之開發,產生更多的研究動力。從單純的學術評鑑到促進產業發展,雙軌運作將更符合台灣的環境與利益。唯有改造國內期刊出版環境,將其視為學術出版基礎建設之一,不僅可提升國際學術競爭力,也可未雨綢繆,早日因應未來兩岸華文學術發展、期刊資料庫產業之競合關係。

------------------------------------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以往的電子書載體常會讓人覺得使用有些意見…

要嘛螢幕小加上功能少得可憐,功能有了又大到讓人不想帶著跑(我的平板電腦就是這樣)…
而且,平時我要看什麼資料的話,得先在電腦上同步,或是放進sd等儲存卡裡才能閱讀,現在網路上那麼多資源了,難道沒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嗎?(嘖~!)


2006年初sony推出的電子書,只能灰階四色看特定文件格式…

近日,老弟送了台iphone給我,說真格的,這東西真的不錯,能上wifi,螢幕也不算小,介面也是很炫,有了它,我能在馬桶上閱讀各式電子資源,
我有種感覺,有一台能結合手機的文件載體是件非常不錯的事…
試想,手機是隨身一定會帶的,你真的很無聊時,一掏出來,馬上連線找資料不是件很不錯的事嗎? 有時出門就是不會帶pda出來,手機能成為載具,真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解決方案。

然而,今天不是要講iphone,iphone目前還沒有3g的功能,換言之,它不能在坐長途車時上網看書看資料,那有沒有其它的選擇。

今天在癮科技網站上看到了Polymer Vision Redius電子書 的報導(還有之前的報導、之之前的報導),這台手機書最酷的地方在於,它的閱讀螢幕是可以折疊的電子紙技術,要看的時候,從手機裡拉出來,就有適合閱讀的螢幕能舒服的閱讀了…


酷不酷,更酷的是還支援3G,支援html格式、可聽多媒體、支援RSS、支援……


隨身電子書的日子是不是近了呢~不過呢~ iphone我還是最愛你了~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年的國際書展,都會買一套書當作一年給自已的禮物,我大多會努力的選,
除了前年購買的主題是本身的興趣「書的書」Books about book以外,去年是奇幻文學,今年我買了京極夏彥的偵探小說,都是當年出版的熱潮…
所以在去年可以看到各種方式來促銷奇幻文學(魔戒、那尼亞熱),今年就是偵探熱。

不論每年的促銷主題是什麼,促銷的手法卻是都相近的…今年卻多認識了Web2.0式的行銷


第一個當然是袋子了,上面都會有很多購買的資訊。


另一種方式,就是購買書時所附送的各種卡片,告知你還有其它的書籍可以購買。



或是在書後附的書卡~


另外,就是在書外附的書背了…

這些書背上的廣告常出現一些人的名字,某某人推介…

當然了,還有像是cosplay那一類的…





這次,柯皓仁博士在研討會上秀了這一段,乍看之下以為是電影預告,沒想到,現在連文字的圖書在廣告上都要影像化了…
說真的,非常有吸引力啊,研討會完我就馬上買了整套書。
但原因不只是因為廣告做得好,而是京極夏彥的第二部作品「魍魎之匣」,我之前在圖書進館前就翻了一下,是我喜歡的典型,所以直接買了。

書本廣告做成這樣…實在是很酷啊~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場演講是我最感興趣的一場,之前很少接觸善書,在經由黃副總編輯的present
善書這個特例,卻是出我意外的符合創用CC的精神,更成為出版界共同的理想世界…
我只能說,這真的太酷了,這世界真的是出人意外啊~!

有館員同仁詢問說,如何判別善書是否同一本,黃副回答說,只要是長得不一樣,我們就算一本,如論語,到處都有,但圖書館也沒有用完全的標準去評斷論語,所以他個人還是認為長得不同就放上去,我個人贊成他的做法,善書不該把它當資料來看,該把它當成kind  of  art ,包括圖片等…重要的不是文字內容,還是裡面的圖片和編排。



第二場 打破圖書刻板印象-台灣民間善書的啟發

漢珍圖書 黃智偉 副總編輯

 善書是什麼? 在善書流通的場所流通,並在流通的事實

 在開始前,想問一下各位館員,有看過善書的請舉手(很多),有在圖書館內看過的請舉手(很少),這有些有趣,這個原因是它是免費的,所以大家都看過,但是在圖書館的採購流程裡較少會接觸到善書,善書的流通地點是醫院、廟宇,而且量也很龐大,但是圖書館裡卻沒有,這很怪。所以這讓我們來進行這個資料庫。

 
善書告訴我,書,不一定要書名,不一定要版權頁,不一定要有作者,不一定要有isbn,

這讓我反思,若是善書,沒有書名,沒有作者,也沒有版權頁的話,那,不就代表,它沒有copyright issue了嗎?也代表圖書館員不能只看版權頁就 編目,而是需要進去看才行。

 

黃副舉了幾個例子,主編、副編、注解等都是東華大帝、呂洞賓等「神」所做 ,這到底? 在法律上,有著作權的只有人、法不一定要書名

人,沒有「神」,所以,著作權該不會有問題的。

 

在很多的書的後面,特別是民70年時,都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但是,許多著作權就成了編輯的惡夢,也因此,網路上就出現了「創用cc」的新觀念,但是,在善書裡,早就有了這個觀念「歡迎翻印」「敬請轉載,功德無量」(這真的很酷)

 

善書很多都沒有書名,黃副秀了幾張圖,真的,這書名到底是什麼實在無法了解。

 

結論:

並一定有著權人

沒有著作權,

沒有權

沒有售價

沒有通路,也沒有紛爭

卻守護多元文化價值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的國際書展在寒風中展開今年的序幕,在進會場前剛好碰到了新聞局長先生,長得比電視上帥呢~

早上參加漢珍公司的「文化、科技應用與閱讀」研討會
第一場是由圖書館科技用及資料庫分享之趨勢,由朱志堅經理主講,朱經理是香港來的,每年聽他講,國語都愈來愈好呢~。

以下為一些小小的記錄。
 

圖書館開始面對新的現實,

1、使用者選擇資訊通路,並期待直接能使用找到內容,像是Google這樣的類型,更好的是,這些介面,連學都不用學,這些是圖書館和出版商已然面對的挑戰,我們必需趕上讀者的期待,否則我們將會邊綠化。

 

做為一個出版商,我們必需要了解讀者。

質化研究-田野調查和量化研究-問卷調查

 

田野部但,我們實地觀讀者行為,同學為實際的課堂作業進行研究,並以不記名的方式進行,避免偏頗。

結果想要發現同學如何決定使用什麼資源做研究,同學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涼等,

我們發現同學選擇資源:

1、圖書館推廣

2、老師推介

3、對品牌的熟悉度

4、Google(他們在任何時間都會拿來和Google比較)

 

同學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

.大部份參與調查的同學都是為了自已的研究使用圖書館

.一互登入圖書館提供之任一資料庫,大部份同學在使用上都沒什麼問題,

.同學屬半會同時使用多個資源和研究工具  (研究樣本是誰啊???這麼行)

.摘要對於辨識相關檢索結果,扮演重要角色,朱經理發現同學還是很需要摘要,並非全文能解決所有的需求。

 

取得資源的主要障礙是:

‧缺乏對圖書館電子資源的了解。

.利用圖書館網頁尋找適當的電子資源有困難

.館藏查詢放在圖書館網頁明顯的位置

 

 

同學如何真正使用google

.很少作為主要的研究工具

.經常是隨手查找資料的工具

所以朱經理表示,將將來他們會儘量與google分開,加強他們的功能來因應(這個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樣)

 

量化研究

使用者問卷調查部份,約有10000份的問卷。

比較圖書館線上資料庫與搜尋引擎,與google

 

 

結果出來Proquest(約75%)比google(10%)的可信度高得多,使用方便上,google就好過proquest,而提供較有用的研究工具上,p家比g家好了約七倍,

在適合學術研究工具上,p家更是遠遠超過google(這不是廢言嗎,如果google都win的話,還要付錢買你做啥?)

 

建議:

.使資源更容易被找到

                     簡化電子資源的網頁設計

                     改孿學生「館藏資源查詢就是查所有館藏內容」的觀念

.認証

                     從學生的觀點設計取得電子資源的適當地點

.建立知名度-圖書館行銷

                     走入教室

                                親自去

                                透過老師

                                透過課程網頁

 

 

朱經理由此研究總結出來學術圖書館成功法則

1、更熟悉圖書館+好用的網頁+認証無誤=更好的結果


感想回家再寫…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呃…

前日在上blog講習課程,用自已的blog來做範例貼圖,
到今日才突然想到,啊!! 忘了把圖拿下來,竟然…就放了二天。

就就…

曝光了~

還是把圖拿下來…

也謝謝各位的祝福

謝謝大家!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Google把Writely公司併下後,就開始多了Google Doc的服務,這個可以讓你在網路上編寫文件檔的服務,在除了原有的文件、試算表外,近日還多了簡報這一項服務,意思是只要你能連上網路,你就可以直接在網路上編寫並執行WORD、EXCEL、和PowerPoint(意思大約是這樣啦)
如同Google的所有服務一般,Google Doc也能讓你搜尋你所完成的所有文件檔,並且,能讓你即時在線上與他人同步編修檔案(如果你有開放權限),它也能匯入許多種類的文書檔,包括
文件的: Word (.doc)、Rich Text (.rtf)、OpenDocument Text (.odt) 和 StarOffice (.sxw)
簡報的:ppt
試算表的:
Microsoft Excel (.xls) 檔案與 OpenDocument Spreadsheet (.ods)。和csv
我開始有個想法,何不以Google Doc來做簡單的機構典藏呢?
Google Doc可以做到的有:
1、可以上傳
2、可以分類(資料夾)
3、可以搜尋
4、可以分享
5、可以設定權限編寫或閱讀
6、有版本項

除了PDF格式目前Google Doc無法上傳搜尋外,其他所有的資料均可以上傳,也可以檢索,從以上來看還蠻符合機構典藏的需求的。

但是還是有其它的問題:
1、上載檔案有大小限制
2、如何來限定全機構的人來使用、檢索文件?
3、資料的儲存主控權不在校內

這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如果機構付費使用Google應用的話,我相信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搞不好批次上傳都可以,
看看這些學校機關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KO 兄處看到了這一個消息才知道在上個月中,澳洲國家圖書館、埃及亞力山卓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俄羅斯國家圖書館的四個館長,與解放日報社長(! 聽來很殺!)在大陸的第十二屆文化講壇 中,聯合發表了「當代閱讀宣言」+
這個宣言,就是個宣言,並非新論,闡述了圖書館界的現況,對於圖書館員面對資訊科技的許多問題,提出了自我宣言。摘錄一下我覺得是精神所在的段落

雖然:
「科技的發展,可以讓預言變成現實。在搜索引擎強大的聚合功能面前,古典圖書館正顯露頹勢;在網路傳播即時海量的模式面前,在農地工作式深度閱讀變得不合時宜; 在一切皆可數字化的年代,翻閱紙張正淪為向牧歌時代致敬的行為藝術」

但是
我們堅信,離開了紙張,人類依然可以觸摸衣冠文物的靈魂。從竹簡、羊皮紙、紙張到電子書,介質永遠在變,但閱讀作為人類最高精神體驗模式的地位,卻從未被根本撼動。

就是宣言,但是也如同之前一直持續的問題一般,圖書館員的自我認同卻仍沒有解決…


有個有趣的地方,這四個圖書館均是不小的圖書館,但是也非於世界上為「主流」的圖書館,然四個圖書館聯合發言,本次宣言也有種隱隱然和強勢的美國圖書館學分開的感覺…

um~


圖片來源:解放日報

當代閱讀宣言

一個正在被技術改寫的時代,需要我們對當代閱讀作出以下思考︰
  在資訊全球化、傳播形態和傳播方式日新月異的浪潮下,以開放的態度開啟閱讀方式的革命,以主動的姿態應對傳播技術的變革,是館藏閱讀書籍者和關注公共閱讀潮流人理所當然的責任。
  20世紀70年代,法蘭西哲學家利奧塔在《後現代狀況》中這般描述︰學術知識將轉換成電腦語言,教師的角色將被電腦存儲庫取代,學生可以坐在終端機前隨時調用───人們尚存疑惑︰書籍,作為人類千年衣冠文物傳承的載體,難道終有一天將成為被人遺棄的標本?
   科技的發展,可以讓預言變成現實。在搜索引擎強大的聚合功能面前,古典圖書館正顯露頹勢;在網路傳播即時海量的模式面前,在農地工作式深度閱讀變得不合時宜; 在一切皆可數字化的年代,翻閱紙張正淪為向牧歌時代致敬的行為藝術……拿起終端、放下紙張;追求愉悅、告別沈思;親近感性、疏離理性───彷佛正如英特爾 總裁安迪
格魯夫所言,技術具有創造和毀滅的力量人們擔心,新的傳播形態,讓即時閱讀成為可能,但也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淺薄時代”的到來。
  時代在變,讀者正在被改變。在Internet面前,我們需要告別的,只是書籍崇拜,而非衣冠文物和文字。我們堅信,離開了紙張,人類依然可以觸摸衣冠文物的靈魂。從竹簡、羊皮紙、紙張到電子書,介質永遠在變,但閱讀作為人類最高精神體驗模式的地位,卻從未被根本撼動。
   面對數字衣冠文物的衝擊,人類的困惑和猶疑,也許不過是伊芳索寓言裡的那只布裡丹的驢子───同時面對著兩堆稻草左顧右盼,不知所措。面對技術浪潮的洶涌澎 湃,人類不應拒絕或冷眼旁觀,而要接納並迎頭趕上。我們堅信,一種新的傳播模式所帶來的,不是讓閱讀趨於消亡,而是要讓閱讀隨時可能。現代傳媒的偉大,不 僅僅在於技術,更在於內容本身的超越、想像架構的重組。我們同時堅信,閱讀革命所醞釀的,將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衣冠文物大裂變。
   在人類衣冠文物演進的征程上,不管是過去、現下還是未來,新傳播形態注定將書寫輝煌的一筆。未來技術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我們的財富︰眾生皆能公開創作,體現 了大眾傳播回歸平等之理念;眾生皆能公開、平等、免費閱讀,正契合了傳承五千年的公共圖書館精神;與此同時,也讓社會閱讀風氣,在物質化的當下有了被更廣 泛傳承的可能。

  為此,我們聚集於中國上海,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第十二屆文化講壇暨全球圖書館尖峰論壇,共識於並合力倡導以下一種態度︰
  閱讀革命所帶來的,不是閱讀體驗的消亡,而是無限閱讀的新生。
它將使追求新知識、新發展的人類社會,在更為廣闊的範圍,在更高的效率基礎上,以更為顯而易見的模式獲益﹗
  

  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館長  Ms. Jan Fullerton
  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 Dr. Ismail Serageldin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館長Dr. Viktor Fedorov

  上海圖書館館長  吳建中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社長  尹明華  
  
  2007912
  中國上海

出處於此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利時的Law at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圖書館,館舍建築1962年完工,1999年擴建,多了十間的閱覽空間的圖書館,分處在四個樓層,複雜的圖書館空間讓讀者常不知所措,對館員來說,每天處理來問書放在哪裡的問題讓他們苦惱不已。(個人很能體會)
怎~麼~辦~呢?
本期的Library Hi Tech期刊的「A tale of binary bricks and mortar: building a virtual library 」一文就介紹了他們的心路歷程系統建置過程,剛看到文章內容也著實的嚇了一跳。
前期提要一下:
還記得之前在剛寫blog時,不知天高地厚的評論了一位應用gps科技在圖書館書本定位的文章,本想說是英文文章,外國作者該不會看我的中文評論,沒想到作者之一是位對岸的朋友,與在下曉以大義,這幾年gps大行其道,真的露出在下的目光短淺。
所以一看到摘要時,第一反應是「嚇!!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已經全面應用了gps定位加上3d視覺呈現了吧…」
低頭細看,才了解並非如此…

該圖書館是用主題分類,然後用Flash呈現3D, 告知該主題的書是放在哪個位子…(卻~,這也行??!)
不許噓~不許噓~
愈簡單的東西能愈符合需求,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雖然不能很清楚的得知書於何處,但是在該圖書館的情況下,是非常不錯的解決方案了。

那我們要不要做?? 當然不要了,如果圖書館空間設計的好,當然就不需要這個了啊~


看一下介面  http://tinyurl.com/2hyb9w
----

圖書館網頁上的主題分頁,點選Books欄位的如2CADMI



結果如下:


 

arshl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